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分享
患者,青年女性,主诉“腹泻3年,腹痛7+月”。
入院前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约4-5次/日,为不成形便,至当地某医院行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予以口服“美沙拉嗪”后好转,规律用药至2019年9月,患者开始服用中药治疗,自觉病情好转,大便约1次/日,服药1月后停药。
入院前7+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便后缓解,伴腹泻,大便少时约3-5次/日,多时达7-8次/日,伴黏液,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行肠镜提示“炎症性肠病:CD?UC?”,未予特殊治疗。
2020-5-26于我院就诊,行腹部CT提示“回盲部及结直肠多发病变、腹腔多发淋巴结增大,综合考虑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可能”,腹部彩超提示“升结肠尾端、横结肠全程肠壁增厚,考虑炎性病变并狭窄;乙状结肠肠壁增厚,考虑炎性病变并狭窄;升结肠轻度梗阻。”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克罗恩病诊断明确,既往使用美沙拉嗪效果不佳,因此分别于2020-05-29、2020-06-12、2020-07-14、2020-09-10予以英夫利西单抗(IFX) 300 mg输注,自诉第四次输注前查血IFX浓度低,抗药抗体阴性,遂于第四次输注IFX后4周返院行第五次IFX治疗,但治疗后仍有腹泻,大便少时约4-5次/日,多时6-7次/日,为黄褐色稀糊或稀水样便。本次为行第六次IFX治疗入院(距第五次输注时间间隔6周)。
入院后辅助检查
结肠镜提示于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可见浅溃疡,呈结节样分布,质脆,其余所见结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未见异常。提示病变较前好转。
下一步治疗方案
考虑到患者既往查血IFX浓度低,抗药抗体阴性,目前输注IFX 300 mg仍有腹泻的表现,拟加用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同时缩短IFX使用间隔时间。
文献复习
《中国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监测专家共识意见》指出:对于经规范治疗后仍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可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调整治疗策略:药物谷浓度低于治疗窗浓度,但未检测到抗药抗体或抗药抗体效价较低,可增加抗TNF制剂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或联用免疫抑制剂。对于该患者,考虑效果欠佳与IFX浓度低有关,因此与患者沟通后,我们加用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同时缩短IFX用药间隔时间,进而提高患者血药浓度,减少抗药抗体产生,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消化内科 吴为
来源: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