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经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总能让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张剑 教授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从化疗奠定系统治疗根基,到内分泌治疗实现精准调控,再到靶向药物带来突破性进展,几代中国医者以仁心与智慧,共同铺就了一条从“治愈疾病”迈向“疗愈人生”的进阶之路。那些历经时间淬炼的经典方案,已成为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正式发起“时光淬炼·经典新声:乳腺癌防治医路同行系列访谈”,旨在探讨经典方案在多代医者视角下的价值定位与传承脉络。
本期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聚焦慢病管理、联合治疗与未来展望三大方向,分享经典药物在新时代下的新角色与新使命,阐释其如何持续为患者创造最大的临床获益。
张剑教授专访视频
长程管理,“净”享生活
——做好患者全方位健康的“守门人”
随着乳腺癌进入“慢病化管理”的新时代,我们在追求长期生存的同时,更需关注治疗带来的伴随疾病影响,以实现患者的“净获益”。请您谈谈现有的经典AI类药物,对于乳腺癌随诊随访及伴随疾病管理的影响。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伴随乳腺癌患者随诊随访期的延长,抗肿瘤治疗或患者老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心血管、骨健康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难题。”我国乳腺癌已步入“慢病化”管理的新时代,在延长生存的同时,如何全方位管理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伴随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乳腺癌慢病管理的重点。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指出为提高HR+乳腺癌患者的‘净获益’,推荐选择对血脂、骨安全影响小的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AI)药物。”在临床管理路径上,张剑教授给出了清晰指引:AI使用前检测出血脂异常的患者,建议AI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针对已经使用非甾体类AI(如阿那曲唑和来曲唑)治疗、出现血脂异常,建议换用甾体类AI(如依西美坦)联合或不联合他汀类药物。
“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应充分发挥其在随诊随访中的作用,扮演守门人角色,做好患者的全方位管理。”当今,医生的职责已超越传统的疾病治疗,需要主动筛查、长期随访、综合管理伴随疾病,通过个体化的临床决策,真正担当起患者全周期健康的“守门人”,帮助患者在获得长期生存的同时,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经典焕新,协同破局
——以智慧运用经典,以创新拓展疆界
随着联合治疗理念的深入,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展现出“1+1>2”的效应。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药物往往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您认为,经典药物在当今的联合治疗浪潮中,扮演着怎样的新角色?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经典药物的价值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因其深厚的作用机制研究和长期的临床验证,展现出新的战略意义。”张剑教授指出,“强强联合”代表了现代肿瘤治疗理念的重要演进——从单一机制的药物应用,转向多通路、多靶点的协同调控。在这一趋势下,经典药物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经典药物作为治疗方案的保障。”张剑教授以HER2阳性乳腺癌为例深入阐释。虽然抗HER2靶向治疗是核心,但在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中,以表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通过AC-THP等序贯方案,为提升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提供了关键支持。
“经典药物作为联合治疗的协同者。”这一角色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尤为突出。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构成了化疗方案的核心骨架。当免疫治疗这类新武器加入时,正是这些经典化疗药物通过破坏肿瘤细胞、调节肿瘤微环境,为免疫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的独特协同效应。
“经典药物作为治疗策略的拓展者。”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中,经典药物持续拓展其临床价值。对于部分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等创新方案,为强化新辅助及辅助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面对当前联合治疗浪潮中的挑战与机遇,张剑教授深刻指出:“我们要更智慧地‘用好经典’,让这些历经时光淬炼的瑰宝,在组合创新中持续为患者的长期生存保驾护航。”
——承经典之恒久价值,启临床之获益新篇
展望未来乳腺癌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更加深入。您如何看待经典药物在未来治疗格局中的演变?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未来对于经典药物,不再局限于是否使用,而是进一步回答为何使用,对谁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张剑教授认为,随着基因检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典药物在乳腺癌治疗格局中的角色将继续深化,朝着更加精准、个体化和全程化的方向演进。
“经典药物的使用将更加精准。”他以蒽环类药物为例,指出未来将通过生物标记物精准识别那些心脏毒性风险较低而疗效获益较高的患者,实现疗效最大化和毒性最小化的平衡。
“治疗策略将趋于高度的个体化。”在辅助内分泌治疗领域,医生可基于患者的初始风险、治疗反应与药物基因组特征,动态调整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与时长。“SOFT和TEXT研究15年的长期随访数据证实,与他莫昔芬相比,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患者起始使用依西美坦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可带来持久的生存获益。”对于绝经后HR+早期乳腺癌患者,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AI起始治疗作为其辅助内分泌标准治疗方案。在延长内分泌治疗方面,EBCTCG主导的荟萃分析表明,在高危人群中,标准内分泌治疗基础上继续AI治疗5年,可进一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为个体化强化治疗提供坚实依据。
“经典药物的应用场景将不断前移与拓展,实现真正的全程化管理。”例如,以哌柏西利为代表的CDK4/6抑制剂,在早期乳腺癌领域的探索正稳步推进,旨在为治疗格局带来新的突破。
“未来我们将通过更精细的分层、更动态的监测和更智慧的联合,让这些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药物在新时代下持续创造更大的临床获益。”经典药物将在精准治疗时代持续为不同亚型、不同阶段的患者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贯穿全程的温暖守护。
在新时代背景下,经典药物的临床意义正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慢病管理的基石,通过优化选择助力患者实现最佳的“净获益”;作为联合治疗的核心,与创新方案协同拓展疗效边界;作为精准医疗的载体,借助个体化策略持续释放治疗潜力。未来,随着精准医学的深入,经典药物必将在更精细的患者分层、更智能的疗程管理中发挥持久价值,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双重保障,最终实现从延长生命到点亮人生的根本目标。
张剑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导、一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召集人
长江学术带 乳腺联盟 YBCSG 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肿瘤防治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 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候任主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 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主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 乳腺癌防治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外聘专家、首批化药临床兼职审评员
上海“医苑新星”杰青人才获得者
《Diseases & Research》副主编
人卫《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副主编
第一/共一/通讯SCI论文80余篇(Lancet Oncol、Ann Oncol、Nat Commun、 Clin Cancer Res、J Hematol Oncol、STTT、ACS Nano等)
审校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剑教授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简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