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德沛,杨大俊博士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杨大俊教授在《NEJM医学前沿》撰文回顾2022年血液学领域临床研究重要进展。(*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FL):首个获批的CD20×CD3连接器型双抗——mosunetuzumab优异表现赢得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R/R FL
mosunetuzumab为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是通过同时结合2种不同细胞上的2个不同靶点(B细胞表面的CD20、T细胞表面的CD3)来发挥作用,也可以认为是T细胞连接器双抗。
一项全球、多中心、单臂2期试验对固定疗程mosunetuzumab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F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
本研究在2019年5月2日至2020年9月25日期间开展,共纳入90例FL患者(1~3a级),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
患者入组后接受8~17个周期的mosunetuzumab静脉输注(IV),CR患者在第8周期后结束治疗,而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的患者继续治疗至17个周期。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所有入组患者的CR率。
中位随访时间位18.3个月(四分位距,13.8~23.3)。88例可评估患者中,84例(95%)治疗后经影像学评估,观察到肿瘤缩小。ORR为80%(95% CI,70.3~87.7),54例患者达到CR(60.0%;95% CI,49.1~70.2)。
中位PFS为17.9个月(95% CI,10.1~未达到),中位DOR为22.8个月(95% CI,9.7~未达到),缓解者中56.9%患者及CR患者中70.2%患者的DOR超过18个月。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44%),主要为1~2级且主要发生在第1个治疗周期。90例患者中有42例(47%)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5级(致死性)不良事件。
该研究非常值得关注。首先,mosunetuzumab治疗R/R FL获得了很高的CR率(60%),在接受过至少2线的RR FL中,60%的CR率堪称惊艳,显著高于本研究采用的PI3K抑制剂copanlisib治疗相似患者群体的历史对照(CR率,14%)。
基于优秀的临床数据,mosunetuzumab凭借一个2期单臂研究,2022年欧盟及美国都批准了该药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全身治疗后RR FL。
同时,这也是首个在淋巴瘤中获批的CD3连接器双抗,充分显示了这一类新药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套细胞淋巴瘤(MCL):MCL领域的新突破——BTK抑制剂联合化疗大幅度提高老年初治MCL患者的PFS
老年MCL患者耐受性欠佳,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治疗药物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临床试验探讨了伊布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对比BR方案治疗老年(≥65 岁)初治MCL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发表于NEJM。
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简化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评分进行分层(低vs. 中vs. 高),一组接受6个周期BR方案联合伊布替尼,达到缓解后给予两年利妥昔单抗维持,伊布替尼持续口服给药(伊布替尼组);另外一组接受6个周期BR方案联合安慰剂,达到缓解后给予两年利妥昔单抗维持,安慰剂持续口服(安慰剂组)。
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评估ORR(CR+PR)、DOR、安全性和OS等
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共183个试验中心的523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化(伊布替尼组261例,安慰剂组262例)。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平衡,两组患者中位年龄均为71岁。至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6月30日),在长达84.7个月(中位数)的随访期间,研究者评估的伊布替尼组中位PFS为80.6个月,安慰剂组为52.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的分层HR,0.75;P= 0.01)。伊布替尼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老年初治MCL的PFS。
两组患者的ORR无显著差别(89.7% vs. 88.5%),OS相似(7年OS,55.0% vs. 56.8%)。两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也相仿。
该研究样本量大(超过500例患者),观察时间长(中位随访时间超过7年),采用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设计,研究设计非常严谨,因此获得的临床结果和结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该3期试验结果显示,在BR方案基础上,加入伊布替尼,可以显著延长老年初治MCL患者的PFS,较对照组大幅度延长了2.3年(6.7年vs. 4.4年)。
间接对比来看,这一结果优于常用的化疗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VR-CAP[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或BR方案的中位PFS 1.5~3.5年)。
这个方案为不适合强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初治M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可能改变初治老年MCL患者的治疗格局。
本文授权转载自NEJM医学前沿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