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为部分类型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或白血病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但是接受该治疗方法的患者疗效存在较大的差异,仅有近40%的患者能在治疗后出现完全、持续的缓解。
《自然》子刊最新研究
▲截图来源:Nature Medicine
2023年3月13日,一项最新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重要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能对CAR-T疗法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我们能在开始CAR-T治疗前获得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如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真细菌属以及艾克曼菌属)检测信息,那么或许就可以准确预测后续患者治疗的疗效。
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实验和人体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抗肿瘤免疫治疗(如PD-1/PD-L1单抗、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172例既往多轮化疗失败的淋巴瘤患者展开随访,随访时间为CAR-T治疗启动前至治疗2年后。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与治疗前接受其他类型抗生素治疗或治疗前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相比,20%接受特定类型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吡肟)治疗的患者,其后续接受CAR-T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差。
进一步的分析提示,这种抗生素相关的CAR-T治疗疗效降低并不是由抗生素本身的影响所驱动的,而是由以下事实所驱动:与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相比,在开始CAR-T治疗前接受“高风险”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往往具有更高水平的治疗前肿瘤负荷和全身性炎症,这些治疗前的不利因素使得后续CAR-T治疗效果较差。
而当研究人员将这些混杂的“高风险”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从分析中排除后,他们发现,CAR-T治疗前部分肠道微生物的水平与后续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包括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着之前尚未发现的、显著的关联。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他们确定了能够用于预测CAR-T有效性的关键肠道微生物,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真细菌属(Eubacterium)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其中,艾克曼菌还与这些患者基线时较高的外周T细胞水平有关。
研究人员强调,如果在CAR-T治疗前淋巴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未被广谱抗生素破坏,那么利用肠道微生物检测结果我们或许可以预测他们接受后续CAR-T疗法的疗效。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的最新发现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患者CAR-T细胞活化、持久性和临床疗效的差异。
研究通讯作者、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的Eran Elinav教授强调:“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人体独特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或可作为多种疾病(包括癌症)治疗有效性的预测标志物。我们希望未来基于微生物的诊断和治疗将有效助力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
来源:医学新视点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第一时间查看更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