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微塑料摄入可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

2024-05-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点击图片一键直达↓↓

微信图片_20240529101048.png

2024年5月18—21日,2024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 2024)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院士团队凭借其在慢性胰腺炎(CP)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创新、疾病分类分型、环境因素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等多领域的深入研究,在本次大会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1项口头报告及8项poster展示的机会,不仅为慢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体现了长海医院团队在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对研究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Poster8
微塑料摄入可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

作者:康乐

DDW摘要:Mo1258


结直肠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但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有研究表明,微塑料污染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但微塑料与结直肠癌肿瘤的相关性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质谱分析、激光拉曼及电镜等技术,检测我院30例同时患有结直肠腺癌、癌旁腺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远癌组织中9种常见微塑料的含量、形貌特征及粒径分布,旨在探究微塑料在人类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者发现,多种微塑料,如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所有样本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而PET在腺瘤中含量显著高于远癌及腺癌组织,其形貌多以线状纤维为主,且颗粒直径聚集在1μm以下。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患者结肠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PET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形成,特别是在结直肠腺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PET有可能成为结直肠腺癌癌前阶段的诊断标志物。


本研究聚焦目前环境与健康的研究热点——微塑料污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通过对同一来源的结直肠肿瘤组织及远癌组织中微塑料的进行检测,研究者发现,可能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微塑料种类——PET,探讨了PET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具体相关性及其潜在的致病机制。本研究成果有利于发现新的促进结直肠肿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腺肿瘤,特别是腺癌的癌前病变,提供了新的诊断标志物,并且为以PET为病因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