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②:基底节区急性脑出血

2023-06-0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CT读片指南.png


第三章 颅脑疾病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


例1
基底节区急性脑出血


【病史摘要】

男性,60岁。近日突发左侧肢体偏瘫,既往有高血压史。


#图3-3-1A>>
#图3-3-1B >>


【CT征象】

平扫示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肾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右侧岛叶稍向外侧移位,右侧侧脑室前角受推压稍变窄(图3-3-1A、B)。


【重要征象】

基底节区肾形高密度,轻度占位效应。


【CT拟诊】

①急性脑出血。②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③生理性钙化。④脑肿瘤并发出血。


【最终诊断】

急性脑出血。


【评述】

脑出血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的原发性脑出血,后者是指脑内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动脉硬化、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类,占全部脑卒中的15%~20%,年发病率约24.6/10万。出血原因以高血压最常见,其次为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原发性脑出血约80%的病例发生于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干或小脑。临床上多为突发性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在脑出血性病变诊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T平扫可显示脑内血肿本身、周围脑实质变化和占位效应。但颅内出血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出血期有着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①高血压所致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


②新鲜血肿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区,CT值为60~80 HU,与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高于脑实质而外溢的血液容积较大有关,但极度贫血的患者出血灶可以是等密度的,而急速出血能在高密度血凝块内表现出低密度,血肿在CT上的密度取决于以下因素: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血凝块收缩、血凝块溶解和降解。


③血肿周围常有一低密度环,与血肿内血凝块收缩以及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脑水肿一般在出血后3~7日达高峰。


④有占位效应,其程度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在出血后3~7日最明显,16日左右占位效应开始减轻,大的血肿占位效应可维持4周左右。一般占位效应达高峰后(3~7日),不再随着病程延长而加剧。


鉴别诊断 

①脑肿瘤并发出血:高密度影旁常有软组织密度肿块,占位效应明显并持续存在,随着病程延长,占位效应加剧,增强扫描肿瘤部分可强化。


②苍白球生理性钙化:多发生在40岁以后,边缘清晰,两侧对称,无占位效应,钙化CT值往往较脑出血CT值高。


③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女性多见。CT平扫呈高密度,多累及纹状体,如尾状核、豆状核、壳核、苍白球受累,壳核最易受累,不累及内囊,本例高密度病灶位于外囊,与前者发病部位不一致。


本文摘选自《CT读片指南》


//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区

8c1a578dd18f2fa334163138f4e54e5.jpg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CT读片指南》实体书(附赠主编签名照)]


CT读片指南.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