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DL-C 降低近90%!2024年中国血脂指南强调 2 大有效策略

2024-01-24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实际上也泛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在内的各种脂代谢异常,其中LDL-C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一项来自中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8岁成人的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与此同时,发生血脂异常的年龄越小、持续时间越长,胆固醇累积负荷越重,ASCVD风险越高。


血脂管理刻不容缓。《社区成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参考中国及国际相关成人血脂管理指南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旨在加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管理,并在更广泛人群中进行ASCVD防控。



血脂异常管理干预靶点


LDL-C是血脂异常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LDL-C每降低1 mmol/L,ASCVD风险下降约20%。此外,非HDL-C可作为ASCVD的次要干预靶点。

ASCVD不同危险分层人群LDL-C的目标值如下:

  • 超高危:LDL-C<1.4 mmol/L且降幅>50%;

  • 极高危:LDL-C<1.8 mmol/L且降幅>50%;

  • 中、高危:LDL-C<2.6 mmol/L;

  • 低危:LDL-C <3.4 mmol/L。



血脂异常管理2大干预策略


01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该共识推荐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 饮食中须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全谷薯类、膳食纤维(25~40 g/d)及鱼类摄入

  •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危及以上的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300 mg/d)。

  • 适度锻炼每周可进行5~7次、每次3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

  • 建议不饮酒或限量饮酒,尤其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


02
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预期的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降脂药物主要分为降胆固醇药物和降甘油三酯药物。


降胆固醇药物

降胆固醇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PCSK9抑制剂等)单用或联合应用,可使得LDL-C水平下降30%~85%,且LDL-C的绝对降幅与ASCVD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呈线性正相关。


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该共识推荐治疗时,起始使用常规剂量或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对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为25%~50%。


对于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达标的患者,应维持原有他汀类药物及剂量进行长期治疗;而对于LDL-C不达标的患者,该共识建议联合非他汀类药物(包括PCSK9抑制剂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以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 


  • 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采用该类药物治疗,患者LDL-C降幅可以达到50%~70%,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采用该类疗法治疗,患者的LDL-C降幅可达18%~20%。

降甘油三酯药物

降甘油三酯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处方级高纯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ω3PUFA)。


  •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等。采用该类疗法治疗,患者甘油三酯降幅可达30%~50%。

  • 处方级高纯度ω3PUFA:指纯度达到90%以上的鱼油制剂,成分为二十碳五烯酸(EPA),或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采用该类疗法治疗,患者甘油三酯降幅可达20%~30%;此外,每天4 g高纯度EPA可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来源:医学新视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