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5月5日,“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智慧医疗论坛”在北京开幕。专委会由董家鸿院士担任首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指出,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除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以外,还有一个平台,负责这个学科、这项技术的行业管理和服务;标志着从事智慧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标志着智慧医疗专业同道们有了自己的医师之家。张雁灵指出,专委会成立以后,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在以下四方面做好工作。
1.搭建好智慧医疗技术的学习、交流、合作平台。不仅仅为全国124家已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服务,还要把更多从事智慧医疗技术的同道吸引过来,积极发展会员,加强组织建设。
2.加强队伍建设,把毕业后培训工作作为专委会的重要工作。从事智慧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尽合理,专委会就要把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准入和认证是专委会未来的使命。
3.智慧医疗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还存在不够规范,标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专委会要协助政府、协助协会制订行业 标准、工作指南、制订相关行业政策。
4.开展好国内外学术交流。对一个二级机构工作的衡量,学术活动、年会开得好不好是重要标志。专委会在国内交流培训、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要做得更好,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创造品牌年会,要把中国的智慧医疗会议开成具有国际性的会议。
作为首任主任委员,董家鸿院士指出,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在逐步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智慧医疗正在兴起,它将是实践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医疗集成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对合理优化健康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品质、效率和效益,增强民众获得感、早日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家鸿院士表示,专委会成立后,将着力打造“医研企”结合平台,追踪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疗、物联网、医工结合与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和产业驱动、医疗产业和政策生态构建等热点话题。未来专委会将努力建设完善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搭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等,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实现医疗智能化、信息化。
论坛环节,董家鸿教授,杜克大学副校长Prof. Lawrence Carin,国内多位顶尖医疗机构的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来自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学者,分享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如何与医疗结合,将智慧医疗落地,为医者和患者服务。此外,多家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研发单位出席了会议,并分享了他们在智慧医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