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重磅活动,免费报名,点击进入: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最近,SELECT2、ANGER-ASPPECT以及RESCUE Japan LIMIT试验都证实,与单独的内科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EVT)对大面积缺血性卒中患者都能获得了更好的功能结局。总之,这些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令人放心的证据,发病(最后看起来正常)24小时内基线大面积脑梗死亚组患者应该采取EVT治疗。识别临床和影像学因素会最大限度地提高EVT对大面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不良事件。
许多卒中患者需要>1次取栓才能成功再灌注。先前的研究引入了"首次取栓疗效"的概念,表明与多次取栓达到再灌注相比,首次取栓后成功再灌注是长期功能独立性的有力预测因素。除此之外,已经证明,功能独立性随着取栓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一项亚分析中,Meyer等人发现基线大面积梗死患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取栓时达到完全再灌注具有改善功能结局的趋势。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发现大面积卒中患者,取栓次数与功能结局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2023年9月来自德国的Laurens Winkelmeier等在Strok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旨在探讨基线大面积梗死患者的血管内治疗临床获益是否与取栓次数有关。
这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的数据来自德国卒中登记的患者,这些患者在2015年至2021年间接受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大面积缺血性卒中定义为ASPECTS评分为3~5。研究队列被分为再灌注失败(TICI得分,0~20a)和再灌注成功(TICI,2b/3)的患者,取栓次数分为1、2、3或≥4次。主要结局是良好功能结局,定义为90天时mRS评分为0~3。安全性结局为24小时后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内死亡。
共348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83.3%的患者成功再灌注,36.2%的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结局。1次取栓(调整比值比,5.97[95%CI,1.71~24.43];P=0.008)和2次取栓(调整比值比,6.32[95%CI,1.73~26.92];P=0.008)成功再灌注增加了获得良好功能结局的概率,而3次或≥4次取栓则没有。2次以上取栓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更高(12.8%对6.5%;P=0.046)。与再灌注失败相比,任何取栓次数达到成功再灌注都能降低死亡率。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大血管闭塞且ASPECTS评分为3~5的患者,EVT的临床益处与成功再灌注所需的取栓次数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鼓励在大面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至少进行2次取栓尝试,以达到成功再灌注。对于这些患者,应仔细权衡2次以上取栓的风险-获益。
译者注:如果追求降低死亡率,大面积脑梗死成功再灌注是硬道理!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