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复旦医院排行榜让医院看懂自己,也看清别人

2023-11-2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2010年12月以前,中国医生和医院管理者对什么是“中国医院排行榜的标杆作用”认识还很模糊,中国患者得病后,想找一个好专科、好医院就诊,似乎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为他们掌握的医疗资源极其有限,所以很难。2011年3月,聚集于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一批专家学者,在所长高解春教授的带领下,经过5年的蓄势以待和锲而不舍的工作,我国首个《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市发布。



微信截图_20231125135858.png

大会现场(孙国根摄)

点击查看最新榜单

复旦版《2022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

复旦版《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

复旦版医院排行榜有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开始专家库只有1824人,目前已达5655人;专科声誉排行榜专家评审学科初始仅18个,前些年已增至42个,今年又新增疼痛学、运动医学和罕见病学三科,“扩充”到45个;2009年专家提名全国专科数是前5名,2010年上升至前8名,从2011年起提高到前10名;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排名也从2009年的前50名、2010年的前80名,2011年起一直保持在前100名;专家有效回执率屡创新高。



走过14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究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新增疼痛学、运动医学和罕见病学三科的意义何在? 



北上广“三足鼎立” 局面被打破,已呈现 “多地开花”之势

记者观察到,从本年度百强医院榜单来看,北上广医疗高地优势已被“新兴力量”进一步打破,“三足鼎立” 局面已呈现 “多地开花”之势。如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复旦版《2022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名》中均已跻身前十名。这些不同区域医院的快速成长,绝对与这些医院十余年来持续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大力度”投入医学科技、人才建设资金等密切相关。



2011年是北上广“三足鼎立”的鼎盛时期,那年,在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前30名中,北上广医院占2/3,达20家;2012年度降至17家;2020年度进一步下降,仅占1/2,只有15家(今年亦保持在15家)。此证实北上广以外的很多医院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

 

疼痛学科更关注生命的质量

以往临床医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命,而现在更关注生命的质量。就疼痛学科而言,尽管它是从麻醉科分离出,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学科解决的是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而疼痛学科解决的是现实生活(门诊)中病人的疼痛问题。如今我们面临慢性疼痛、癌痛的病人越来越多,缓解疼痛日趋重要。



记者采访了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疼痛学排名第六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教授,他说,疼痛学科是特有的一个学科,它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的微创介入技术,具有人文关怀特色,是医学发展至今,社会需求广泛的一级临床诊疗学科。疼痛学科未来必将成为更加微创化,智能化,整体化的现代医学学科,可为更多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疼痛医疗服务。马柯高兴地告诉记者:“我院疼痛科在医院,学校和上海市卫健委的关心、支持下,医教研全面发展,人才梯队科学,学科规模合理,科研连年突破,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交大之星~重大项目’上,已获得近500万科研基金的支持,为疼痛科学研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马柯在给记者的微信里,非常郑重地写下了一句话:“复旦医院排行榜的权威性,公平性,客观性,以及其促进医院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有效性,会极大促进全国疼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运动医学越来越关注“运动处方”和“运动保障”两大问题

 

高解春说,为了学习国外运动医学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北大三院和上海华山医院曾派遣10余位医务人员专程赴苏联学习运动医学。以往该学科以解决专业运动员的创伤和保健问题为主,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在运动中如何预防创伤?越来越关心“运动处方”和“运动保障”这两大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年轻人的运动损伤均呈上升趋势,如何预防? 如何应用运动处方来解决人们运动中的受伤问题,已成为专业人士面临的重要新课题。今年《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新增运动医学科的初衷就是希望加强学科建设,告诉爱好运动的人防患于未然,如何通过运动增强健康,如何通过预防措施,避免运动中不该发生的劳损和受伤。



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现任上海市六医院党委书记)马昕教授,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他说:作为前华山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很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成立时间不长,是个新兴学科,但发展的动力很足。学科带头人比较有想法,管理能力也比较强。该学科经过这么多年建设,发展迅速,医务人员也有明显增加,从原来只有2、3人,目前已有40多人了,是一个年轻人比较多,非常有朝气、非常团结的集体,大家拧成一股绳,也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集体。从医院角度来说,早早就发现了这个学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学科,所以在人员、硬件配置,政策方面很支持,对其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首先在人员招聘上,我们都满足科室的需要,把这些青年才俊留住,让他们有发展的机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华山医院地方相对来说非常狭小,但为了运动医学的全面发展,也考虑到该学科不仅是一个需做手术的科室,也需要提供患者术后康复的地方,在物理空间支持力度上非常大,除了在总院,在东院也给了很大的一片地方给病人做康复;随着科室的不断发展,我们还不断地增加床位。我再次衷心地祝贺他们! 

 

罕见病治疗更需要技术突破和人文关怀

在谈到为什么增设罕见病学科时高解春说,大家或许还记得2014年夏天全球最火的一个游戏——“冰桶挑战”,而该游戏的主要发起人就是时年37岁的“渐冻症”罕见病患者Patrick Quinn,如今他已不幸离世,但那刺激冰爽的火爆游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记忆,永远激励数千万人去了解和关心罹患这种疾病的人们。



渐冻症,全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是一种渐进发展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退化和死亡,渐冻症病人肌肉逐渐衰弱、萎缩,最后大脑完全失去控制随意运动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是个大脑对身体逐渐失去所有控制的“失控过程”——人是清醒的,可是慢慢地开始无法运动、走路和随意做动作, 甚至到后来,病人无法吞咽、咀嚼,说话,最后,无法呼吸被“憋死”,是这种疾病令人难以想象的结局。 遗憾的是,该疾病目前是医学界未解之谜之一,九成以上的病例发病原因无法查明,而关于剩下5%~10%的遗传性原因,科学界也几乎一无所知。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 目前全球尚没有统一的对罕见病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即为罕见病。80%的罕见病是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可以从父母遗传而来,也可能是自发发生。60% 的罕见病在儿童时期开始发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每位罕见病人,都有一段痛苦病史。尽管其病例数似乎很少,但发病率越来越高,对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伤害越来越大。一直认为罕见病离我们有些遥远,但将这比例放到14亿人口的中国,事实上它离我们已很近,罕见病并不罕见。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超3亿罕见病患者,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同时,我国每年新增患者数量达20万人左右。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已整理出269种罕见病名录,其中比较常见的有24种,群体包括“渐冻人”、“瓷娃娃”、“企鹅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等等。梳理发现,这24种罕见病发病人群近半数是幼儿,大多没有有效治疗办法。



记者特地微信采访了在瑞士工作的国际罕见病联盟秘书长杨佩蓉,首先她认为,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以敏锐的嗅觉,第一次将医院诊疗罕见病的综合能力列入评估标准,是个非常大胆和有意义的尝试,对推动我国罕见病和精准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她说,国际上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研水平和人文关怀密切相关。欧美、日本、澳大利亚都十分重视该疾病,并立法给予罕见病研究以支持。她说,好的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就强,诊疗罕见病的能力不仅体现传统学科的实力,而且反映了医院的科研能力和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攻关能力。新兴专业如医学遗传,生信,分子诊断,Omics组学不仅是罕见病诊疗的重头学科,而且是医院布局精准医学的重点学科。



杨佩蓉认为,罕见病不符合传统医疗学科的分类,是一组跨系统、跨学科的发病率极低的疑难病,它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系统。新一代基因检测,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罕见病带来了诊疗的春天。近年来中国对罕见病高度重视,大力投资,开拓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卫健委指导下建立的罕见病协作网和中国罕见病联盟对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认知和临床培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国医院内一个个罕见病诊疗中心的创立,中国罕见病的整体诊疗水平会继续突飞猛进,发挥中国人口和丰富的遗传资源的优势。罕见病诊疗是中国最有希望引领全球的医疗卫生领域之一。



高解春说,尽管罕见病对人们的伤害越来越大,但往往都不太重视,而对罕见病患者和罕见病患者的家庭来说,一旦罹患,能治疗的医院很少,药价很贵,无法承受。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将罕见病科纳入专科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与之相关的临床遗传学、临床免疫学的融合和发展,更希望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罕见病研发机制,让医保部门与相关药企携手,在提升医疗水平质量、降低药价让病人可承受的同时,也让药企有利可图,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中国医学论坛报通讯员 孙国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