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发现就肺癌晚期!68岁男子靠这“三招”成功续命

2024-03-1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小细胞肺癌

虽然在肺癌中只占15%

却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分型

它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复发率高

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

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2%

被称为“肺癌之王”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专啃肺癌治疗里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让晚期肺癌逐步变成“慢性病”

早中期肺癌实现彻底治愈

我们从68岁陈伯(化名)凤凰涅槃的抗癌故事讲起

……


重症肺炎+肺癌之王,他在120救护车上“断气”


尽管被癌魔折磨了大半年,68岁的湖州安吉人陈伯却依然乐观。他说:“我是死过一次的人,更加珍惜被浙大一院救回来的宝贵时间。”


2023年8月,一向身体还不错的陈伯因全身乏力、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到当地医院就诊,原本以为是得了支气管炎,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他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同时又查出了肺癌。


听到这个消息,陈伯只觉得晴天霹雳,老伴也和他一样深受打击,强忍泪水问医生:“这种情况还有救吗?”


“您丈夫是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晚期),是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现在已经无法手术了,建议尽快转诊到大医院治疗,也先回去和儿女沟通下。”面对同时遭遇“白肺”与肺癌的陈伯,当地医院专家束手无策,推荐他们尽快转诊至浙大一院。


没过几天,陈伯病情急转直下。就在120急救车把陈伯由湖州转至杭州的路上,他突然神志不清、呼吸衰竭。在浙大一院急诊科抢救室门前,陈伯的老伴和女儿瘫坐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以为就此天人永隔。


幸运的是,急诊科团队奋力一搏,对曾短暂“断气”的陈伯经气管插管等一系列紧急抢救,他死里逃生。而后在呼吸内科(PCCM)专家团队一系列针对性治疗下,陈伯严重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图片


重症肺炎被“打退”、人保住了,小细胞肺癌怎么治?


这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侵袭力强,容易耐药,且较早发生转移,预后较差。患者自被发现肺小细胞癌后的寿命可能只有几个月,很难超过一年。


陈伯的小细胞肺癌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他说:“我当时就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打算放弃了”。但浙大一院呼吸内科的临床科学家们在名誉主任周建英教授带领下绝不轻易向小细胞肺癌低头,打出一套精准治疗“组合拳”。


这套精准杀癌“组合拳”,晚期肺癌变成慢病


周建英教授介绍,肺癌致死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个是颅内转移,第二个是上腔静脉阻塞,第三个是恶性多浆膜腔积液。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挽救性手术治疗不同,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病情一般也较为危重,在浙大一院呼吸内科,经常接诊类似陈伯这样有肺门肿块、上腔静脉阻塞的危重患者,这也对团队治疗提出极高要求。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与肿瘤内科、放疗科、超声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陈伯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拉锯战”中为患者赢得生存机会,实现肺癌的精准治疗:

  • 一大法宝:高超的技术支持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胸腔镜等手段,明确患者肿瘤不同的分期和不同的病理,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陈伯被从死亡线拉回来后,为救命一直“气管插管”、原发病治疗难度极大。团队利用娴熟的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对陈伯的重症肺炎等并发症进行给药和治疗。

  • 二大法宝: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以上腔静脉阻塞、气管切开,带管生存的陈伯为例,专家团队为他制定化疗或者免疫治疗的“一揽子”综合治疗方案并分步实施、全程化管理,“精与准”并行,提高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有效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和生存期。而针对一些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团队会让其做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来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如有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可以使用靶向药。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可使用免疫治疗或是联合放化疗。

  • 三大法宝:始终与国际前沿治疗方案“并跑”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专家团队在周建英教授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周建娅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Global项目排在全国前列,可以获得海内外第一手研究进展与资料,同步应用于临床,并基于指南和国际惯例,制定个体化更优方案。

图片

前后治疗对比


经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5周期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家人无条件的信赖与呼吸治疗师何国军副主任技师的共同努力下,陈伯一直“拔不掉”的气管插管,终于成功拔掉了,这是患者病情向好的关键一步,他终于可以流利说话与自主进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陈伯各项指标都恢复得不错,后续甚至有希望采用单免疫治疗。团队成员王晴副主任医师、陈君君主治医师还对陈伯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让他感觉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每次复查眼见着肿瘤一点点缩小,一家人对抗癌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加。

周建英教授强调:

浙大一院有十八般武艺去对抗肺癌,针对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等防治实现彻底治愈;对于晚期患者,正逐渐把它变成慢性病进行管理,即使凶险如小细胞肺癌也有“武器”应对!



远离小细胞肺癌,这个习惯一定要改


周建娅教授表示,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超九成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吸烟史,烟草的致癌性可以直接从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DNA上观察到,烟草导致细胞DNA的改变,大量的突变最终促进了细胞的癌变,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率是在各种癌症中数一数二。


患者陈伯就是一个有30余年吸烟史的“老烟枪”。抽烟虽然不能与肺癌画上等号,但抽烟时间越长、抽烟量越大,患上肺癌的概率就越高。如何发现肺癌?


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早诊早治、抗转移复发,是提高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的关键。以下这些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



1

长期吸烟的烟民或者长期二手烟接触史

2

个人恶性肿瘤史

3

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

4

氡暴露、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辐射、二氧化硅等)

5

肺部疾病史(如慢阻肺或肺纤维化)

6

长期油烟吸入史


来源:浙大一院 微信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