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型隐球菌造成的机会性感染在我国HIV感染者中分布较为广泛。但关于抗病毒与抗真菌治疗的时间间隔尚未统一。国外已有研究提示,至少抗真菌治疗2周后,或将抗病毒治疗推迟至抗隐球菌治疗导入期结束后较为安全。若患者有颅内压升高明显或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极低者,推迟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的风险。
因此依照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专家意见,建议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应在抗真菌治疗后的2~10周内启动抗HIV治疗。若抗病毒治疗启动过早,会导致包括颅内压升高等IRIS的风险增加,此时需要注意予以对症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病流行于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地区,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增加,在此病非流行区域的确诊病例亦有增加。目前此病临床队列研究数据鲜见,但根据国外治疗指南,建议对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μl者,在确诊并抗真菌治疗后应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CD4+ T淋巴细胞>50/μl者,在抗真菌治疗2周后再启动抗病毒治疗。具体抗真菌用药选择可参考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
来源:《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特殊群体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