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KB264用于晚期TNBC取得显著获益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Ⅲ期OptiTROP-Breast01研究:Sacituzumab tirumotecan(SKB264/MK-2870)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发表形式:2024ASCO年会口头报告

报告专家:樊英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TROP2(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高表达,并与较差的生存率相关。SKB264/MK-2870是一种新型TROP2 ADC,采用新型、可水解连接子与有效载荷贝洛替康衍生物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结合所形成,药物抗体比(DAR)为 7.4。水解连接体允许细胞外pH值敏感性裂解和细胞内酶切裂解,以释放出具有膜渗透性的有效载荷,实现"旁观者效应"。此次报告了SKB264治疗晚期TNBC患者的Ⅲ期研究 (OptiTROP-Breast01,NCT05347134) 的结果。


研究方法


在这项随机Ⅲ期试验中,将SKB264与医生选择的化疗(艾立布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为接受过两种或多种治疗(包括至少一种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主要终点是由盲法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价的无进展生存(PFS)期。采用半定量H评分法方法的免疫组化 (IHC) 测定TROP2表达。


研究结果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SKB264组(130例)或化疗组(133例)。中位年龄为51岁;87%的患者有内脏转移;26%的患者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治疗;48%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根据中期分析(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06月21日),研究达到主要终点PFS期,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9% [风险比(HR)=0.31;95%可信区间(CI):0.22~0.45;P<0.00001]。


BICR评估的中位PFS期SKB264组为5.7个月(95%CI:4.3~7.2),化疗组为2.3个月(95%CI:1.6~2.7); 两组6个月PFS率为43.4%对11.1%。在TROP2 H评分>200的患者亚组中:两组患者中位PFS为5.8个月对1.9个月(HR=0.28;95%CI:0.17~0.48)。


中位随访时间为10.4个月时,首次计划的总生存(OS)期中期分析(截止日期:2023年11月30日)中,SKB264组OS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优势(HR=0.53;95%CI:0.36~0.78;P=0.0005)。SKB264组的中位OS期未达到(95%CI:11.2~NE),而化疗组为9.4个月(95%CI:8.5~11.7)。


SKB264组B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3.8%,化疗组为12.8%。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2.3%对47.0%)、贫血 (27.7%对6.1%) 和白细胞计数下降 (25.4%对36.4%)。


研究结论


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和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中,与化疗相比,SKB264单药治疗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PFS和OS获益,且安全性可控。


今日肿瘤编译整理自ASCO官网,非本研究最新数据



作者简介


42c4e257eb556251cdfab676c30541b.jpg
樊英 教授
报告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乳腺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硕导、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博士

2008-2009年英国Royal Marsden医院/ICR访问学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科研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会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多学科整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