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刚刚过去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Know Your Numbers”,知晓你的血压。
根据刚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我国目前估计存在高血压患者2.7亿,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
尽管目前降压治疗存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观点——即不管使用何种类型降压药物,只要能良好控制血压就能获益,但各类药物还是存在独特的额外获益与缺陷,我们接下来就一探究竟。
以下内容主要来自2017年AHA的高血压指南、2013年ESC的高血压指南和2010年中华医学会的高血压指南。
ACEI
获益
HFrEF(LVEF<40%)的患者,由于ACEI类药物存在降低局部RAS系统活性、降低交感活性、降低心室后负荷等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积极作用,因此ACEI可以作为首选降压药物。而对于HFpEF(LVEF≥50%)或HFmrEF(LVEF在40-49%)的患者,目前ACEI是否应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仍然存在争议。
稳定型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ACEI应作为首选用药。
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果≥3期或1-2期但ACR≥300mg/g,ACEI类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因此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谨慎评估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存在蛋白尿,那么一线降压药物(ACEI/ARB、利尿剂、CCB)都可以选择。但如果存在蛋白尿,那么ACEI应作为首选药物。
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目前认为可以优选ACEI类药物。
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以首选ACEI类药物。
在2017年ESC的外周动脉疾病指南中,认为ACEI可以作为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一线降压药物。
缺陷
干咳在使用ACEI的患者中大概10%会出现,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不得不停止用药。干咳通常会在停药1周内消失,可以更换为干咳风险较低的ARB。
血管性水肿是ACEI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并发症,这类患者在2017年AHA指南中认为可以停药6周后更换为ARB。(事实上ARB同样会导致血管性水肿,比如氯沙坦和缬沙坦,只不过概率较低)
图片来自Google
高钾血症在一般人群中也较为罕见,但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最适合ACEI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反而较高。在血钾升高患者中应避免使用。
肾功能恶化在开始治疗的几天内就会出现,尤其是对于基础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不过根据目前研究认为肌酐上升不会超过30%,如果超过的话很可能存在其它因素。
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或孤立肾动脉狭窄应尽量避免使用ACEI。但实际上根据2017年ESC的外周动脉疾病指南,ACEI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但需要监测患者肾功能变化。
妊娠期禁用ACEI类药物,存在致畸作用。
ACEI类药物由于可以抑制EPO的生成,因此可能导致贫血。目前有证据显示ACEI可以用于治疗红细胞增多。
ARB
获益
ARB的额外获益与ACEI类似,不过目前的指南大多数推荐在ACEI不耐受时才选择ARB,因为根据近年的荟萃分析认为ACEI在降压外的额外获益要高于ARB。但实际上ACEI与ARB直接对比的研究非常少,因此目前的比较实际上是间接比较,结果存疑。可以参照我们之前的推送。
ACEI相比ARB的优势是可以增加缓激肽的水平,而缓激肽具有利尿、扩血管等保护作用;但ARB相比ACEI的优势是不阻断AT2受体的活性,因此也存在潜在获益。
缺陷
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妊娠禁忌、肾动脉狭窄与ACEI相同。
实际上ARB也存在干咳的副作用,但是可能性较ACEI小,根据既往一篇纳入29个RCT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ARB的干咳风险约为ACEI的三分之一。
血管性水肿的风险在ARB中同样存在,不过与干咳相同,都大约为ACEI的三分之一。
另外,奥美沙坦有导致腹泻的风险,具体机制不明,活检可以看到肠绒毛萎缩,停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在其它ARB中未发现类似副作用。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获益
在2010年中国的高血压指南中认为在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型冠心病、冠脉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可以作为优选。
在怀疑冠脉痉挛的患者中,可以优选CCB类药物并避免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以减少痉挛的发生。
左室肥厚的病人目前也认为可以优选CCB类药物。
在哮喘或COPD的病人中,由于可能减少气道平滑肌收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CCB可以考虑作为首选药物。
二氢吡啶类CCB在妊娠中的安全性以得到验证,可以作为首选。
非二氢吡啶类CCB由于可以减慢传导,因此在需要控制心室率的房颤患者中可以作为优选药物。
缺陷
心动过速、面色潮红、头晕、头痛是非二氢吡啶类CCB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约有20%的病人被此类副作用困扰,不过目前常用的长效CCB此类副作用较少。当心率增快时心肌耗氧增加,因此在心梗急性期应谨慎。
牙龈增生在长期使用的患者中有不到10%的比例,硝苯地平最为严重,在停止用药后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
由于毛细血管循环压增加、通透性升高,很可能出现水肿。这种水肿合用利尿剂无效,但如果合用ACEI/ARB可以有效缓解。
硝苯地平所致的足踝部水肿,图片来自Google
在HFrEF的病人中,一般需避免使用二氢吡啶或非二氢吡啶类CCB。如果需要使用的话,2017年AHA的高血压指南推荐认为可以使用长效的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CCB在II°或I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避免使用。如果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有发生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风险。
利尿剂
获益
在并存心衰的患者中,使用利尿剂可以一举两得。
在老年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噻嗪类利尿剂可以作为首选。
在难治性高血压中利尿剂应作为最重要的基础降压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衰症状,或患者存在明显肾功能不全(GFR<30ml/min),可以直接选择袢利尿剂而不是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可以增加远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在大型联临床研究中发现可以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首先考虑。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难治性高血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与排钾利尿剂共同使用以保持钾平衡。
缺陷
利尿剂可能会抑制胰岛素释放,导致患者血糖升高。
利尿剂影响肾小管排泄尿酸,使血尿酸升高,甚至可能导致痛风。2017年AHA高血压指南认为在存在痛风病史的患者中须谨慎使用,除非同时给予患者降尿酸治疗。
利尿剂会使得尿钠、尿钾排出增多而增加尿钙吸收,因此在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利尿剂在妊娠期间的安全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应尽量避免使用。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降压效果较差,另外在患者GFR<30ml/min或高钾血症时应避免使用。
β受体阻滞剂
获益
β受体阻滞剂由于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在心衰患者中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肌氧耗并改善心梗后患者心功能,在心绞痛与心梗后患者中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但如果患者怀疑存在冠脉痉挛,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在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中如果需要降压并减慢心室率,或者患者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作为首选。
β受体阻滞剂在合并主动脉瘤的患者中可以作为首选。
缺陷
一般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不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因为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β受体阻滞剂对卒中的保护作用较差,并阻碍糖脂代谢、增加糖尿病风险。
非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比如普萘洛尔)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并恶化COPD,应避免使用。但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则较为安全。
β受体阻滞剂减弱传导,在II°或I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避免使用。
由于可能减少肢端血供,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应谨慎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可能降低患者的体力劳动能力,因此在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中应慎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妊娠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应尽量避免使用,但α+β双阻滞剂拉贝洛尔目前认为在妊娠期间可以安全使用。
如果长期使用后突然停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导致血压反跳、焦虑、头痛,可能与长期用药导致受体上调有关,称为撤药综合征,因此应逐渐减停而不是突然停药。
α受体阻滞剂
获益
在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2017年AHA的高血压指南将α受体阻滞剂列为二线治疗。
在难治性高血压中可以试用α受体阻滞剂。
缺陷
α受体阻滞剂存在较高的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
α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衰风险升高并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Whelton PK, Carey RM, Aronow WS,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Hypertension. 2018;71(6):e13-e115
【2】Mancia G, Fagard R, Narkiewicz K, et al. 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 Heart J. 2013;34(28):2159-21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5):701-708.
【4】Uptodate:Major side 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sthma and COPD;Choice of drug therapy in primary (essential) hypertension
供稿:Major Tom
审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博副教授
编辑:Major T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