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小编最近看到有人说,低碘饮食期间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否则会影响碘131(131I)的治疗效果。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吧!
131I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清除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131I清甲治疗)、微小病灶以及转移灶(131I清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131I治疗的机制:正常甲状腺组织和DTC病灶通过细胞膜上的钠-碘同向转运体(NIS)摄取131I,到达甲状腺组织或病灶的131I可在局部释放β射线,破坏残留甲状腺组织和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此可见,进入残留甲状腺组织和病灶中的131I剂量是影响131I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体内偏偏就有与131I竞争“上岗”的对手,也就是游离碘离子,它会影响甲状腺组织和病灶对131I的摄取。
因此,131I治疗前采取严格的低碘饮食非常必要,有利于提高131I在甲状腺组织和病灶中的蓄积量,增强131I疗效。
低碘饮食可以在131I治疗前耗尽体内的游离碘离子,减少其与131I的竞争。
体内低碘状态可以增加细胞膜上NIS的表达。
低碘饮食还可以增加131I的有效半衰期,使其作用时间更长。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建议,131I治疗前应要求患者低碘饮食至少1~2周,低碘饮食定义为人体每日摄碘量小于50 μg。
在低碘饮食期间,应避免应用含碘造影剂或摄入含大剂量碘的食物和药物(如胺碘酮等)。
低碘饮食高危区
(含碘量高,应严格避免)
海鲜:海鱼、寿司、贝类、海带、紫菜等;
药物:胺碘酮、卢戈氏液、碘化钾等;
中草药:海马、连翘、丹参、白头翁等;
检查:增强CT中的造影剂含碘,低碘饮食期间应避免该检查;如术前已经进行,应暂缓131I治疗2~3个月。
低碘饮食安全区
(含碘量低,可安全食用)
薯类:马铃薯等;
蔬菜:番茄、藕、洋葱、茄子、西葫芦、黄瓜等;
水果:香蕉、橙、梨等。
十字花科蔬菜很常见,如白菜、菜心、西兰花、大萝卜等。这些蔬菜的含碘量并不高,但是富含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其在体内代谢可形成硫氰酸盐,后者确实会影响碘泵对131I的转运。
大家看到这,是不是也认同低碘饮食期间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这个说法?但上述分析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抛开剂量谈“毒性”意义不大!
血浆中硫氰酸盐浓度需要达到4.8~6.4 mg/L,才有可能影响碘泵功能,也就是处于慢性中毒的状态。而正常人体血浆中硫氰酸盐浓度通常在0.1~0.4 mg/L,如果要达到影响碘泵功能的剂量,每天大约需要吃十几斤十字花科蔬菜,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因此,低碘饮食期间可放心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其对131I的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来源:《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上海市第六医院、甲状腺守护旅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