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希望!微创联合疗法为复发小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2025-02-1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2025年2月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陈敏山、徐立、张耀军团队在医学放射学领域顶级期刊《放射学》Rad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对比手术切除治疗晚期复发的小肝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了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在复发小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复发小肝癌的个体精准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临床证据。



科普:


肝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高达70%,术后复发是影响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复发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仍为主要治疗方式,既往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式疗效无明显差异。与手术切除相比,射频消融的安全性高,但局部控制率较差。肝动脉栓塞化疗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其联合射频消融可有效提高射频消融的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


而目前,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在治疗复发小肝癌方面孰优孰劣尚缺乏高等级证据。为解决此问题,陈敏山、徐立、张耀军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10例晚期复发的小肝癌患者(晚期复发,即复发间隔至少为12个月;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 cm或2~3个肿瘤并且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1:1随机分配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或者手术切除,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两组的总生存(OS)及无复发生存率(RFS)无显著差异,但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本研究项目为中山大学“5010”研究项目。历时10年,首次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在治疗复发小肝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复发小肝癌中的个体化、精准化应用提供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支持。


《放射学》杂志同期刊登了法国著名放射学专家Maxime Ronot教授的社评,Maxime Ronot教授认为该研究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在复发小肝癌中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指出这是介入肿瘤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进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陈敏山教授、徐立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耀军主任医师、陈锦滨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


主要研究者简介:


张耀军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副主任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免疫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肝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二批)


主要研究方向: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大学“5010”项目等多项课题,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J Clin Oncol、Radiology、JAMA Netw Open、JHEP Rep、Eur J Cance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SCI论著。



徐立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陈敏山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导师、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主持和参与多部肝癌指南的制定,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J Clin Oncol、Mol Cancer、Hepatology、Radiology、Ann Sur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SCI论著,入选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