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指南共识|ERS如何定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2021-12-04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自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呼吸病学会(ERS)发布关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来,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疾病诊断、管理和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极大地提高。2021年6月ERS、国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协会(ICA)和欧洲肺疾病标准网络组织(ERN-Lung)联合发布了最新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该共识进一步针对CTEPH的定义、诊断、流行病学、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肺血管球囊扩张术以及药物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定义


最新CTEPH专家共识指出,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CTED)这一术语缺乏指向性,因此提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CTEPD)的概念。在出现症状的患者中,经过至少3个月的有效抗凝后,存在肺通气/灌注扫描不匹配以及CTPA、MRI或肺血管造影显示出组织纤维化血凝块等特征,即可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CTEPD);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当静息状态下行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Hg(1 mmHg=0.133 kPa)且肺动脉楔压(PAWP)<15 mmHg时即可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二、流行病学



由于CTEPH是一种罕见且诊断率低下的疾病,因此普通人群中CTEPH的患病率并不明确。根据其他国家肺动脉高压注册研究显示,在注册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CTEPH患者约占20%。不同国家CTEPH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差异较大,根据西班牙登记研究显示CTEPH患病率约为3.2例/100万人,而英国国家肺动脉高压注册研究显示CTEPH患病率约为38例/100万人。法国最近一项基于其出院数据库(PMSI)的CTEPH患病率调查研究显示,2015年法国CTEPH患者出院人数为3138例,由此估算CTEPH患病率为43~50例/100万人。


CTEPH通常被认为是急性肺栓塞(PE)的一种并发症,50%~75%的CTEPH患者既往有急性肺栓塞病史。但是,日本CTEPH研究显示,仅15%的患者既往有明确的急性肺栓塞病史。共识认为,在急性肺栓塞存活患者中,约3%的患者会发生CTEPH,而CTEPD的患病率很可能高于该值。


目前,由于缺乏CTEPH相关自然病程的数据,因此尚无证据表明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TEPD是CTEPH的早期阶段。根据临床经验,当CTEPD患者仅接受抗凝治疗时,一些患者的肺动脉压能够保持稳定,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肺动脉压快速进展的情况。尽管如此,对于不合并肺动脉高压但存在广泛血栓栓塞的CTEPD患者,接受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术中标本与CTEPH的术中标本并无显著区别。指南还指出,对于接受不同抗凝药物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进展为CTEPD或CTEPH的概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三、诊断



对怀疑CTEPH的患者,肺通气/灌注(V/Q)扫描检查仍然是最有效的筛查手段,右心导管检查和肺血管造影是诊断CTEPH的金标准。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指南就目前最新的检查手段也做了相应讨论。


V/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最新兴起的检查手段,因其优于V/Q平面显像,大有替代V/Q检查之势。对于其他灌注成像技术,如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和核磁共振(MR)灌注成像,尽管理论上比V/Q检查具有更多优势,但因操作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且缺乏多中心验证,并不能取代V/Q扫描检查。


另外,高质量CT肺血管造影检查(CTPA)适合于诊断近端CTEPH,而远端病变可能会被漏诊,所以即使其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CTEPH。增强MR肺血管造影检查(CE-MRA)检测CTEPH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等与V/Q扫描和CTPA相当,非常适合用于CTEPH的诊断和随访,然而目前指南尚未将其纳入CTEPH的诊断流程中,因为它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节选自《欧洲呼吸病学会“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解读》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姜礼杰  梁伟涛  岳洪华  武忠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