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肝癌!每天吃点洋葱,肝癌风险降低33%

2024-03-1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洋葱虽为常见食材,却有人因其气味而敬而远之。殊不知,不爱吃洋葱的人就此错过了多种营养素!而且,在很多抗癌蔬菜排行榜上洋葱、大蒜等是其中的常客,甚至有网友把洋葱称为“抗癌之王”。近日我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点洋葱有助于降低肝癌风险!


每天吃点洋葱肝癌风险降低33%



2024年1月,中国科研团队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涉6万人研究发现,每天吃5-6克洋葱,肝癌风险下降33%。


图片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涉及了近6万名我国男性,跟踪随访了近12年,评估142种食物和营养元素与肝癌风险关联。研究发现,每天增加5.54克洋葱摄入,肝癌风险下降33%。


研究指出,洋葱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减少肝脏脂肪合成,降低肝脏代谢负担,膳食纤维还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系统,减少炎症。


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由于其病变的发生总是令人难以察觉,一旦出现疼痛等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肝癌以其高病发率,高死亡率让人闻之丧胆。


肝癌有哪些症状?

(1)早期: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肝癌的发病常隐匿,早期难以察觉。

(2)晚期: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会被损伤、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现象,非常容易导致食管、胃底或癌结节破裂出血,而且病变的速度很快、危险度及病死率也非常高;呼吸困难。晚期患者只能通过治疗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不能治愈。


临床体征: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极不典型,其症状一般多不明显,特别是在病程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说明肿瘤已经较大,其病势的进展则一般多很迅速,通常在数周内即呈现恶病质,往往在几个月至1年内即衰竭死亡。


临床病象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病变:


(1)肝硬化的表现,如腹水、侧支循环的发生,呕血及肢体的水肿等。(2)肿瘤本身所产生的症状,如体重减轻、周身乏力、肝区疼痛及肝脏肿大等。

肝癌高危人群


01.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02.过度饮酒

03.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04.患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如何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感染乙肝。


乙肝、丙肝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乙肝和(或)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肝脏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抗病毒治疗,不可随便停药。


避免食用发霉的谷物、豆类、玉米,花生及干果,以及用发霉的食物压榨的食用油。

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01.合理健康饮食。


避免烟、熏、烤制的食物,低脂饮食,少饮酒(尽量不饮酒),不吸烟,不饮用水源受污染的水。


02.早期筛查。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温馨提醒:这5类人少吃生洋葱


生洋葱中的刺激性物质含量高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肠胃不适。所以,以下5类人群不建议吃生洋葱:


01.胃炎患者


02.胃溃疡患者


0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04.易过敏体质的人


05.患有皮肤瘙痒性疾病患者


这些人群吃香葱可以做熟了再吃,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大大减小。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