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杜奕奇教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共识意见解读 | 消化客

2018-03-11作者:热点
早期胃癌

2.webp.jpg

在江苏省医学会HP与胃肠道微生态学组成立大会暨江苏省早期胃癌防治专项行动启动大会上,长海医院的杜奕奇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意见是在2014年制定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在临床上较易实施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首先杜教授介绍了我国胃癌背景,与周边邻国(日本、韩国)相比,在胃癌发病率上并无较大区别,而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明显低于邻国,这进一步导致我国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一直居高不下。因邻国将胃镜检查做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人群的健康意识,对胃镜的接受度均较高,因而,其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明显高于我国。而受限于我国国情,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胃镜检查率,因此我国医务工作者能做的就是将高危因素进一步精准和量化,同时提高群众宣教率,让无症状筛查对象明确自己的胃癌风险到达哪一级别,是否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接着杜教授详细介绍了需要进行筛查的对象及相关筛查方法。过去对胃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较为笼统,仅仅通过问卷调查(包括饮食习惯和家族史)得知的信息可信度较低,没有客观依据,而且耗时太长,因此需要一个精准的定位方式将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人群筛查出来,并动员其进行胃镜检查。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胃癌高发地区;HP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因素、吸烟、重度饮酒等)。相关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HP感染中HP抗体检测和尿素呼气试验、肿瘤标志物);内镜筛查(电子胃镜、磁控胶囊胃镜、高清胃镜精查)。

最后,杜教授简要说明了一下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的构成,该评分系统有5个变量组成,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强烈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胃癌低危人群(0~11分),只需定期随访即可。经实践证实,该评分系统筛查胃癌的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对于早癌筛查的时间点,尽量选择在癌前状态,即早期胃癌甚至是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阶段,同时,研究也发现,对那些无症状但筛查结果为进展期胃癌的人群,他们的预后也较那些有黑便、消瘦的进展期患者好。

杜教授指出,该筛查系统不管是对于早期胃癌还是进展期胃癌,都具有它的优势。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筛查效率,对胃癌发生风险最高的人群采取内镜精查策略,从而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同时可针对相对低风险人群采取适合的随访策略,节约医疗资源。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