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研究发现,减重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推荐减重5%~15%及以上作为成人早发T2DM患者体重管理的目标,同时应制定个体化减重计划,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代谢减重手术、心理行为干预和预防等综合疗法。
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的饮食模式
强调均衡饮食,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减少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摄入。
针对成人T2DM,在医疗监督下采用低热量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轻断食等模式已获得临床证据支持,无论选择何种膳食模式,均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由于患者饮食偏好可影响健康饮食模式的依从性和总热量摄入,进而影响减重效果,因此,推荐在营养师指导下结合饮食喜好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
合理的运动干预
目前有氧运动干预对肥胖早发T2DM患者血糖稳态的研究相对较少。有氧运动或联合饮食控制可降低超重及肥胖早发T2DM患者的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停止运动3~6个月后心血管获益相继消失,并对之后出现的心血管事件不具有保护作用。
因此,通常建议与健康年轻人群一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每周进行至少30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以5~6 km/h的速度步行),并隔日进行1次抗阻力量训练,每次10~20 min。
此外,基于安全考虑,建议肥胖早发T2DM患者参与任何剧烈活动前应进行心功能检查和评估。
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果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应首先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避免睡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等。必要时可于医疗机构寻求专科咨询和治疗。
药物治疗
超重或肥胖的早发T2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可选择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目前,我国批准适用于肥胖症的药物有限,仅有利拉鲁肽和奥利司他,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减重药物还包括芬特明、氯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复方片剂、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等,但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尚需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代谢减重手术
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代谢减重术式有袖状胃切除术、Roux-en-Y胃旁路术和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
代谢减重手术后常见的短期并发症有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加重、肠梗阻等,长期并发症有营养缺乏及术后心理问题。
因此,建议代谢减重手术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预防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密切监测术后营养摄入及评估心理健康等。
心理行为干预
针对肥胖人群,应首先评估是否存在心理偏差,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之能自觉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并能正视自我,消除因肥胖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态。对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者,及时请专科医生进行心理干预。
此外,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疗中应注意自身言行,避免评判性语言或行为,应采用非评判性语言(如“肥胖症患者”等),并尊重和包容该群体的隐私需求。
预防
肥胖的预防应当从宫内开始。备孕期女性应调整孕前体重、避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预防胎儿体重增长过快,减少巨大儿发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儿童期要均衡膳食,保证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定期体检,评估有无超重或肥胖,尽早发现生长曲线偏离并及早干预;青少年至成年期建议每年进行体重、BMI及内脏脂肪评估,监测体重轨迹。
来源: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共识专家组《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