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佩 黄丹辉 杨爽 董航明
2025年5月6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吸入疗法,全民可及!(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组稿,期待此次的精彩内容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启示和帮助。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是一种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特征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评估。
本文报道了一例以心肌损害为主要表现的EGPA患者,因“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发热诊断为肺炎并心肌炎1周”住院。患者既往有哮喘、鼻炎病史。入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示双肺炎症。进一步检查除外寄生虫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最终明确诊断为EGPA,给予甲泼尼龙(80mg/d)联合环磷酰胺(0.4g/2周)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下降,心脏功能逐步恢复。通过该病例旨在强调对于伴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心肌受累的患者,应考虑EGPA可能,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男,34岁,因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发热1周于2024年5月13日入院。
患者自述于2022年8月接种疫苗后不久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痰且含白色纤维状物质,无发热,无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未就诊。2023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咳嗽,伴有气促、呼吸困难、胸痛,至外院就诊行肺功能检查(具体不详),诊断“支气管哮喘”,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后症状好转,出院后未坚持规律用药。2024年4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夜间明显,咳嗽时伴有气促,至外院就诊治疗(具体不详)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前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8.5℃,咳嗽、咳痰加重,咳大量黄痰,伴有胸痛,右侧为主,咳嗽时明显,无头晕、头痛,无心悸等不适。
2024年5月4日至外院就诊,查“新冠病毒核酸(+)”,胸部CT提示“双肺炎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增高”,诊断“肺部感染;心肌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治疗、阿兹夫定抗病毒,磷酸肌酸、曲美他嗪营养心肌,余予雾化吸入、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后患者诉咳嗽症状稍减轻,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6.5℃~38.9℃,复查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持续上升,5月8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纤维支气管镜送检痰液高通量测序(NGS)提示检出“人类疱疹病毒和新冠病毒”,予莫诺拉韦、阿昔洛韦抗病毒,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抗菌,同时骨髓穿刺涂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月10日复查CT提示“肺部渗出增加”。于5月10日至5月12日加用甲泼尼龙62.5 mg qd治疗,患者仍咳嗽、咳痰、气促,伴有夜间低热,无肌肉酸痛、手脚麻木、头晕等。5月13日因外周血EOS增多查因转至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一般,食欲食量一般,睡眠情况一般,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无殊。
儿时诊断肺结核,自诉服药治疗半年后好转;有鼻炎病史,未予治疗;有维生素C1、B6过敏,矮豚草过敏。乙肝小三阳病史,未予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痢疾、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2019年因右手中指骨折行复位内固定手术。
吸烟1年,4~5支/d,职业为织毛衣工人,否认饮酒史及冶游史。2017—2018年曾食用竹鼠。2021—2022年曾有涉水、食用螺蛳史。适龄结婚,配偶身体健康,育有2子,身体健康。父母健在,4个兄弟姐妹健在,1个姐姐有甲亢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体温36.2℃,脉搏10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78 mmHg。胸部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无压痛。呼吸动度对称,肋间隙未见异常,语颤未见异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RBC)4.25×1012/L,血红蛋白(HGB)89g/L,白细胞计数(WBC)19.5×109/L,EOS12.62×109/L,EOS% 64%,血小板计数(PLT)473×109/L。
血气分析示pH7.46,PaO2 78 mmHg,PaCO2 36 mmHg,氧合指数(OI)367mmHg。提示轻度低氧血症。
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示D二聚体1.23μg/ml(FEU),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2.9s,血浆纤维蛋白原(Fbg)5.10g/L。
炎症指标示C反应蛋白(CRP)20.13mg/L,降钙素原(ProCT)0.143ng/ml,血沉(ESR)66mm/1h,白介素(IL)-621.8pg/ml(参考范围:0~7pg/ml),总免疫球蛋白(Ig)E2709.00kU/L(参考范围:<60kU/L)。
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1U/L,白蛋白(ALB)33.2g/L。
心脏相关指标示N末端脑钠肽前体(Pro-BNP)4484pg/ml,高敏肌钙蛋白(hsTNT)2.69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6ng/ml,肌红蛋白(MYO)70.2ng/ml。
病原学检查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甲乙流病毒抗原、腺病毒抗体、嗜肺军团菌抗体等均(-)。
抗体及寄生虫相关检验示胞质型(c)-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核周型(p)-ANCA(-),抗核抗体(ANA)自身抗体14项(-),狼疮及风湿相关抗体(-),血寄生虫抗体及粪便寄生虫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定量936000IU/mL,余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志物示癌胚抗原(CEA)6.50μg/L(参考范围:0~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7.00ng/ml(参考范围:0~16.3ng/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甲胎蛋白等未见明显异常。二便常规正常。
2024年5月13日常规心电图检查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Ⅲ、avF异常Q波;③V1-V4导联r波递增不良;④ST段改变。胸部正侧位示两肺多发炎症,两肺少量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2024年5月14日心脏彩超示①三尖瓣轻度反流;②少量心包积液。
2024年5月14日肺动脉增强CT示①肺动脉干及其分支未见明显异常;②双肺多发感染性病变,双肺支气管轻度扩张;③心影增大,心包腔及心包上隐窝少量积液;④双侧少量胸腔积液;⑤纵隔多发淋巴结(图1)。
图1 肺动脉增强CT
2024年5月14日副鼻窦平扫CT示全组副鼻窦炎症,右侧中、下鼻甲肥大(图2)。
图2 副鼻窦平扫CT
2024年5月16日肌电图未见神经损害征象。
患者入院存在哮喘样症状,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肺部CT提示游走性浸润影,心脏受累,初步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可能性大。经多学科会诊,血液科会诊、神经内科会诊后,进一步行血与粪便寄生虫检查以排除寄生虫感染,肌电图检查提示无外周神经损害。初步考虑诊断为:①肺部感染;②心肌炎;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④哮喘。
根据风湿免疫科会诊意见,制定激素治疗方案,具体为甲泼尼龙激素治疗(2024年5月13日40 mg IV;5月14日至5月20日80 mg IV)。2024年5月15日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数较前明显下降(图3);2024年5月20日肺功能示肺通气功能正常。2024年5月22日复查CT胸部平扫示①双肺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较前吸收;②双侧少量胸腔积液;③心影增大(图4)。考虑治疗有效,继续维持激素治疗。
图3 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数较前明显下降
图4 治疗8天后复查胸部平扫CT
目前EGPA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以下标准中满足4条及以上即可诊断为EGPA。①哮喘样表现:喘息样症状或双肺闻及高调干鸣音;②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③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变;④肺非固定性浸润影;⑤鼻窦病变;⑥活检提示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
至此本例患者已满足EGPA诊断的4条,即:①哮喘样表现;②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③肺非固定性浸润影;④鼻窦病变,基本可以诊断EGPA。为除外血液系统疾病,2024年5月21日经血液内科会诊外院骨髓涂片,示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粒细胞占56%(图5)。
图5 血液内科会诊外院骨髓涂片,示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粒细胞占56%
最终诊断为①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②重度支气管哮喘;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⑤支气管扩张伴感染;⑥心肌炎;⑦鼻窦炎;⑧乙型肝炎等。
再次完善风湿免疫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甲泼尼龙(5月14日至5月20日80 mg IV,60 mg IV)联合环磷酰胺(0.4 g VD1次/2w)。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5月13日至5月23日,2g2次/dVD)+多西环素(5月15日至5月25日,0.1g2次/d口服)。
恩替卡韦(0.5mg1次/晚,口服)。
营养心肌、利尿、护肝等对症处理。经上述方案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气促发作,嗜酸性粒细胞、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等明显下降,患者无不适症状,考虑临床治疗有效,于2024年5月27日出院,出院后给予“甲泼尼龙片40mg口服1次/d”等维持治疗。出院前多项检验指标较入院时有明显好转(表1)。
表1 出院前多项复查指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
2024年6月3日至2024年10月25日患者至我院呼吸内科及风湿免疫科门诊规律复诊。2024年6月7日,继续予全身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具体为环磷酰胺0.4 g VD+甲泼尼龙片40 mg 1/d口服2周,继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日治疗哮喘。患者复诊诉咳嗽、气促、心脏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哮喘控制良好。此次复查血常规示EOS0.01×109/L,EOS% 0.1%;ALB40g/L;Pro-BNP3552pg/ml。
EGPA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ANCA相关血管炎,是一类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多个器官,累及肺脏、肾脏、心脏、血管壁、神经系统和皮肤等。因患者常以喘息样发作和鼻-鼻窦炎为首发症状,常误诊为难治性支气管哮喘。EGPA的临床症状因发病机制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以ANCA介导的EGPA常以肾脏受累为主,而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介导的EGPA则主要表现为心肺受累。
文献表明,EGPA心脏受累的发生率极高,约17%~92%(后者为在尸检病理系列中数据),且预后通常不良,然而心脏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通常是隐匿的,早期的心脏受累多数是无症状的,很难被及时发现。在一项针对96名接受过心脏评估[包括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血管磁共振成像(MRI)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的EGPA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超过一半的无症状患者中有45%心脏评估结果出现异常,诊断时间较有症状患者提前4个月。EGPA心脏受累可涉及心脏任何结构,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急性嗜酸性心肌炎和慢性炎症性心肌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嗜酸粒细胞颗粒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组织损伤、血栓形成和纤维化瘢痕形成等。尽管心内膜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心脏MRI在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中也具有独特优势,冠脉造影也对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以显著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心肌损伤为主要表现,初诊易误判为“病毒性心肌炎”或“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然而,结合其长期哮喘、鼻窦炎病史等特征,需系统鉴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潜在病因,包括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又称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即HES)、EGPA、肿瘤等。寄生虫感染检验阴性可排除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肿瘤相关病因(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亦被骨髓穿刺及影像学结果排除。HES虽可累及心脏,但较少合并哮喘及鼻窦炎,故而本例考虑HES的可能性小。尽管ANCA阴性(约40%EGPA患者阴性),但多系统受累特征显著,如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喘息样症状反复发作、全组副鼻窦炎症、骨髓涂片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与单纯“病毒性心肌炎”表现截然不同。结合患者目前临床表现,最终诊断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累及心脏。
本病例的启示,对于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多系统损害者,即使ANCA阴性,EGPA仍应作为首要鉴别,早期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效逆转器官损伤,改善预后。同时,多学科协作在诊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第一届呼吸慢病防控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第九届委员会肺功能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感染与间质病学组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肿瘤全程管理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呼吸肿瘤全程管理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重度哮喘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医防融合专业委员会第一节委员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呼吸系统)成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呼吸科专业组青年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
擅长肺癌、哮喘、肺部感染等常见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肺部微生态与肺部疾病关系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10篇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省级基金、院级基金4项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青委及哮喘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及慢阻肺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3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Ecotoxicol Environ Saf.,Biosens Bioelectron.,mSystems,FASEB J.);获发明专利2项,美国抗体研发专利1项。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蔡绍曦 教授组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