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什么这么年轻就得胃癌?医生总结出了这些原因

2020-11-28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很多人认为,相比老人和小孩,年轻人身体素质似乎更好,就不会患癌,就可以大肆挥霍健康“本钱”。其实,如今二三十岁罹患癌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了。


看看这些年纪轻轻就得胃癌的患者经历!这些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消化科医生杜林松分享了三位年轻胃癌患者的典型病例:


01

男,26岁,胃角低分化腺癌


小王,男,26岁,某公司业务经理,因持续胃痛半年余来诊。


碳14呼气试验:阳性++;

胃镜:胃角巨大深在性溃疡;

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


微信图片_20201127140552.gif

 

以下是问诊记录:


“你抽烟吗?”

“抽,每天2包。”

“你喝酒吗?”

“喝,几乎每天都喝。”

“你熬夜吗?”

“基本没有1点睡的。”

“你吃烧烤吗?”

“经常吃。”

“胃痛多长时间了?”

“半年多了。”

“为什么不做胃镜检查?”

“我以为是小毛病,就没去医院…”


谈话到了这里,小伙子好像明白了什么,沮丧地垂下头。


不过,这位小伙子值得庆幸的是,分期还不算晚,经过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会有不错预后。


02

女,21岁,在校学生,晚期胃癌


女性,21岁,大二学生,胃痛、纳差一年余;近期纳差、恶心,胃、疼痛,体重下降严重,贫血。


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7g;

大便潜血+++;

胃镜可见:贲门至胃体小弯侧,多处溃疡样病变,质脆易出血,胃体呈结节样改变,蠕动差;

病理示:晚期低分化腺癌;

 

微信图片_20201127140601.jpg

这是最令我心痛的病例,刚上大二,确诊后四个多月,因多发脏器转移,最终去世了。


她的父亲介绍:


女儿自小胃都不好,吃饭也很挑剔,早饭几乎没吃过;

爱吃麻辣烫、辣条等。

一年前开始胃痛,就随便买点小药吃,往往还能奏效

去年暑假,有一次痛的剧烈,才几年来第一次到医院看,

当时医生建议胃镜检查,被拒绝了。

无奈,医生只好给开了治疗溃疡的药物,吃了后好转一些。

但不久后,疼痛得更加频繁,而且急剧消瘦,不得已,才来检查。


可惜,已经是晚期,回天乏术。


03

女,29岁,公司白领,早癌


29岁,女性,某大公司财务人员,无症状查体,有肿瘤家族史。


碳13呼气试验:HP(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镜发现:胃体中部前壁一处直径约1.0 cm的浅凹陷病变;

病理示:黏膜慢性炎,固有膜内见少许印戒细胞,考虑印戒细胞

微信图片_20201127140618.jpg

图片上圆圈里就是早


了解得知,该患者的父亲在46岁确诊胃,并在3年后去世。


平时生活节律,无不良嗜好,注意体检和锻炼。


这次查出来早癌,实属万幸也是必然;假如她不注意体检,或者体检了不做胃镜,那么这个早癌肯定不能被发现;要等到出现典型症状再做胃镜,恐怕已经病入膏肓了。


胃印戒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鳞癌、腺癌,自然病程为3~6个月。即不对胃印戒细胞癌患者进行干预其存活期仅为3~6个月。


印戒细胞癌虽然凶险,但在早期手术效果很好,而晚期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0。


一般来讲,45岁~50岁是胃癌的高发年龄。


然而,近些年来,胃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上,我们见过的年龄最小的患者仅有十几岁,并且病情非常严重。

 

为什么年纪轻轻会得胃癌?


胃癌是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期熬夜都是诱发胃癌的“元凶”。


这些年轻的胃癌患者,他们都干啥了?


追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防病意识,不难发现,都有这些问题:

 

1. 不良饮食习惯,爱吃烧烤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


在临床中,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喜欢吃烧烤,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

 

2. 不重视体检,有病忍一忍


陆明医生表示,早期胃癌的症状非常隐匿,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很多年轻人不把胃痛当回事,认为忍一忍或随便吃几片药就好了。


然而,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宵夜地摊。”


这样生活的年轻人,常有气、泛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要当心,这也许不是消化不良或胃炎,而是胃癌信号。不少年轻胃癌患者由于就诊晚,检查时已到中晚期。


因此建议,如果一旦发现胃部不舒服,消化不良,突然胃胀,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做胃镜检查。

 

3. 压抑焦虑,不良情绪影响


坏情绪也是诱癌因素!


研究表明,胃癌、肝癌甚至颅内恶性肿瘤等,与易怒、“小心眼”、过度压抑自己情绪有关。保持愉悦心态,尝试用语言缓解情绪,尝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防癌“良方”。


4. 习惯熬夜,透支身体


在刷爆朋友圈的《凌晨三点的北上广,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一文中:的哥夜班人已经习惯了被迫熬夜,高级白领开完会已是凌晨三点,广告公司客户经理为了让客户满意拼命加班……以为自己年轻健康、拼命透支身体的人,太多了!


熬夜会使胃得不到必要休息,胃黏膜自我修复与保护能力减弱,致使胃部抵抗力下降,一旦遇到刺激与损伤,便很难康复;当精神压力过大、身体过于疲劳时,胃部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5.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进行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幽门螺杆菌胃病直接相关。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Ⅰ致癌原。大量研究证据显示,肠型胃癌(胃癌大多数)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

 

远离胃癌,记住这几点!


首先,是学会舒缓压力,合理作息,不要随便熬夜,多交朋友,多活动,适当放松自己;

其次,三餐定时定量,不吃垃圾食品,吃早餐少吃夜宵;

第三,戒烟限酒;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第四,及时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第五,胃不舒服,要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自以为是,自己买药了事;

第五,胃不舒服,要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自以为是,自己买药了事;


此外,重视胃镜检查!出现胃部不适,不要拒绝医生建议的胃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胃癌金标准!


另外,《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指出,以下高危人群,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行胃镜检查。符合以下第1条或者第2~6条中任一条者: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老胃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家族史: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文章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健康时报

转自:医世象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