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重塑了NSCLC围术期治疗格局,而在今年WCLC大会上,围术期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多项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特邀云南省肿瘤医院李高峰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娅教授围绕最新本次围术期热点研究进行访谈。
Q1:今年WCLC公布了多项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令您印象深刻的都有哪些?
李高峰教授:2025年WCLC大会上公布了多项围绕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免疫治疗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包括“三明治”研究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它们共同表明,围术期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理学反应和生存结局。
首先是“三明治”研究,包括KEYNOTE-671、CheckMate 77T、RATIONALE-315及AEGEAN研究等多项关键III期研究再次迎来更新,均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
KEYNOTE-671研究[1]公布了按基线淋巴结状态分层的4年随访数据。该III期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II–IIIB期NSCLC围术期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无论患者基线时为临床淋巴结阴性(cN0)还是阳性(cN+),帕博利珠单抗组在EFS、OS、MPR及pCR方面均一致优于安慰剂组,且R0切除率更高。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案可为不同淋巴结负荷的患者带来持续且有临床意义的生存改善,奠定了其在围术期标准治疗中的地位。
CheckMate 77T研究[2]则从患者报告结局(PROs)角度提供了支持。该研究显示,在III期NSCLC患者中(包括预后较差的N2群体),纳武利尤单抗的围术期应用不仅带来EFS获益,还保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表明“三明治”模式在追求生存延长的同时,并未以牺牲患者生活质量为代价,体现了其综合治疗价值。
RATIONALE-315研究[3]的最终分析同样令人振奋。中位随访38.5个月时,替雷利珠单抗组相比化疗组显示出显著的OS获益(HR=0.65)和持续的EFS获益(HR=0.58),且该优势跨越了PD-L1表达、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等不同亚组。其最终OS阳性结果进一步强化了PD-1抑制剂在围术期全程管理中的生存获益证据。
AEGEAN研究[4]对疾病进展和复发模式的深入分析为“三明治”模式提供了新见解。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显著降低了因疾病进展而无法完成手术的患者比例,并显著减少了术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风险,中位至复发时间也更长。这证实了围术期免疫治疗不仅提高了手术可行性,更通过降低复发风险带来了长期的疾病控制。
此外,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的研究也公布了相关数据。首先是经典的CheckMate 816研究[5]公布了基于手术结局的5年OS数据。作为首个证实单纯新辅助免疫(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可带来OS获益的III期研究,本次分析显示,在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试验组显示出持久的OS获益(5年OS率: 74% vs. 63%),且该获益在不同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及实现R0切除的患者中均保持一致。这再次印证了成功的手术是实现长期生存的基石,而有效的新辅助治疗能为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最终转化为生存优势。
会议期间还公布了一项Ⅱ期多中心伞式试验[6],探索了在可切除NSCLC中新辅助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新型免疫药物(抗TIGIT抗体Ociperlimab或抗LAG-3抗体LBL-007)±化疗的疗效。初步结果显示,在PD-L1高表达(TC≥50%)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展现了良好的MPR/pCR率;而在PD-L1低表达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是有效基础,但在此基础上联合TIGIT或LAG-3抑制剂并未进一步显著提升疗效。该研究为未来基于生物标志物筛选优势人群、优化新辅助免疫联合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初步探索方向。
总结而言,本届WCLC大会的多项研究数据反复验证了一个核心主题:无论是“三明治”模式还是新辅助模式,围术期免疫治疗都能真正为可切除NSCLC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Q2:结合本次数据更新,您如何评价KEYNOTE-671研究价值?对于临床尤其是外科医生有哪些启示?
李高峰教授:毫无疑问,KEYNOTE-671研究是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领域的里程碑研究之一。本次WCLC大会上其按淋巴结状态分层的4年随访数据的更新,进一步巩固了该研究的临床价值与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项在可切除NSCLC中采用“三明治”围术期免疫治疗同时设定EFS和OS双主要终点且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的III期临床研究。从2023年ESMO大会首次公布阳性结果,到2024年ESMO IO及2025年WCLC会议的持续数据更新,其EFS和OS获益曲线持续显示出稳健且持久的生存优势,这为围术期免疫治疗的长期疗效提供了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对于外科医生而言,KEYNOTE-671研究带来了诸多深刻启示:
①首先是超越手术本身,关注患者全程生存获益:该研究最核心的启示在于,外科医生的使命不应止于成功完成切除手术(R0),更应关注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结局。KEYNOTE-671证实,在手术的基础上,整合围术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4年生存率(4年OS率:68.0% vs 56.7%)。这要求外科医生跳出传统“手术匠”的角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倡导者和执行者,积极参与到患者术前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的战略决策中,其最终目标是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②其次是证实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打消外科顾虑:研究数据多次证实,帕博利珠单抗的加入并未对手术的实施带来负面影响。2024年STS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组在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时长、术中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2025年ESTS大会进一步在II期患者中验证了这一结论,且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组实现了更高的R0切除率。本次WCLC数据也表明,无论基线淋巴结状态,帕博利珠单抗组的R0切除率均更高。这些发现打消了外科医生对于免疫治疗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延迟手术时机或增加围术期风险的顾虑,为免疫治疗与外科手术的安全联袂提供了坚实保障。
③最后是奠定标准治疗地位,指导临床实践:基于其强大的证据,KEYNOTE-671研究方案已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比如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针对可手术的IIA、IIB、IIIA和IIIB期NSCLC,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的围术期治疗方案被列为I级推荐[7]。对于外科医生而言,这意味着在接诊符合条件的患者时,应主动意识到标准治疗已不再是“先手术后化疗”的旧模式,而是需要与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优先考虑和应用这种被证实能显著改善生存的全新治疗模式。
总之,KEYNOTE-671研究不仅是一项成功的临床试验,更是一次治疗理念的革新。卓越的外科技术是基石,而结合最有效的系统治疗策略以追求患者的长期生存,已成为目前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积极参与并主导围术期治疗决策,将是未来外科医生提升患者诊疗结局的关键。
Q1:对于早期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
周建娅教授:尽管以KEYNOTE-671为代表的III期研究已证实了围术期免疫治疗为可切除NSCLC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生存改善,但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有几个方向亟待深入探索:
第一是生物标志物的精准预测与动态监测。尽管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治疗疗效存在相关性,但它们在围术期场景下的预测价值仍不完美。因此,寻找更精准的预测标志物是关键。循环肿瘤DNA(ctDNA)是目前有前景的方向之一。研究已表明,新辅助治疗后ctDNA清除与更高的pCR率和更优的EFS显著相关,可作为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的工具。然而,ctDNA的单一应用仍存在局限性,如检测灵敏度、标准化问题以及早期肺癌患者脱落DNA水平较低等挑战。未来需要探索将ctDNA的动态监测与PD-L1、TMB、甚至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特征等多维度信息相结合,构建更完善的预测模型,以期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避免对潜在无效患者的过度治疗。
第二是新型联合治疗模式的探索。为了进一步提升疗效并克服耐药,探索新的免疫联合策略是必然趋势。上述提到的本次WCLC大会报道的Ⅱ期伞式试验为我们提供了前瞻性的视野。该研究初步显示,在PD-L1 TC≥50%的优势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新型免疫药物(如抗TIGIT、抗LAG-3)展现了良好的MPR/pCR率,这为“去化疗”或“强化免疫”模式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在PD-L1低表达人群中,在化疗基础上联合TIGIT或LAG-3抑制剂并未显示出显著的额外获益,提示联合策略需要基于生物标志物进行精细筛选。此外,其他联合方向,如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细胞治疗、以及针对不同免疫抑制通路(如TIGIT/LAG-3/TIM-3)的双特异性抗体等,都是未来值得探索的重要领域。
第三是驱动基因阳性人群的治疗策略优化。目前所有围术期免疫治疗的III期研究主要纳入的都是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KEYNOTE-671和AEGEAN研究虽纳入了少数EGFR/ALK阳性患者,但样本量不足以为该群体提供确切的结论。对于EGFR敏感突变或ALK融合等驱动基因阳性的可切除患者,其标准治疗仍是围术期靶向治疗(如奥希替尼、阿来替尼等)。免疫治疗在此类人群中的疗效有限,且潜在风险(如免疫相关性肺炎与靶向药毒性的叠加)不容忽视。未来亟需开展前瞻性研究,探索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序贯,或用于特定人群(如合并高TMB、PD-L1高表达)的可能性,以明确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价值与定位。
总体而言,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成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从“是否有效”转向“如何更优”,不断优化治疗策略,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可切除NSCLC患者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疗效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个体化围术期治疗模式。
李高峰 教授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云岭名医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委联系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 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委员、全国肺癌MDT专家委员会 委员、胸外科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纵隔肿瘤亚专业组 委员、云南省转化医学学会 会长、云南省抗癌协会 副理事长、 云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 常务理事兼肺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等职务。
胸部肿瘤基础研究及以微创外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云南省应用基础及重点项目4项 ,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10部 ,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14项。
周建娅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医学伦理分会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药监局新药核查专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0余篇,主参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H. Wakelee, et al. Perioperative Pembrolizumab in Non-Small Cell Cancer (NSCLC): 4-Year Outcomes by Nodal Status in the KEYNOTE-671 Study.2025 WCLC.MA04.04.
2.J.D. Spice, et al.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With Perioperative Nivolumab by Nod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From Checkmate 77T.2025 WCLC.MA04.05.
3.D. Yue, et al.Perioperative Tislelizumab for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inal Analysis of RATIONALE-315.2025 WCLC.MA04.08.
4.M. Cobo Dols, et al.Patterns of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with Perioperative Durvalumab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from AEGEAN.2025 WCLC.MA04.09.
5.T. Mitsudomi, et al.Overall Survival (OS) with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by Surgical Outcomes in the Phase 3 CheckMate 816 Study.2025 WCLC.OA02.03.
6.N. Wu, et al.A Phase 2 Multicenter Umbrella Trial Assessing Tislelizumab ± Anti-TIGIT or Anti-LAG-3 mAb ±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NSCLC.2025 WCLC.MA04.07.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
审核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娅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李高峰教授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贺鹏
声明: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支持,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视频审批编码:MI-PD1-7926-CN
视频审批有效期:2026年9月24日
文字审批编码:MI-PD1-7925-CN
文字审批有效期:2026年9月24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