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4个QT间期延长的典型病例

2021-07-31作者:论坛报前沿资讯
非原创 病例

心电图的QT间期是对心室电活动总时间的测量。


从Q波起始至T波(非U波)结束,包括QRS波时限、ST段长度、T波宽度;由于QRS波时限代表心室除极时间,T波宽度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间,因此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尤其是心电图的T波,它是由心肌复极电流(动作电位的3相快速下降期)而形成,由于不同部位心肌复极时间不同步,传导亦有差异,因此形成了复极的不同步或不均一性,这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基础。


近来的研究发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往往与意外猝死相关联;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容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猝死,故早期识别心电图QT间期延长对避免临床意外死亡有重要意义。


2021-07-21_173312.jpg


典型病例


图片




1

男性,58岁。主诉为发热5天伴轻微头痛和干咳。


曾于5年前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于左前降支近段置入支架一枚,目前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低压。


否认药物过敏史和癫痫发作史。查体:体温38.6℃,心率7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85 mmHg;病人应答流利,无呼吸不畅;头颈部查体无异常,淋巴结正常;查体过程中患者频繁咳嗽,随每次咳嗽右胸下部有轻微疼痛;胸部听诊右下肺轻微啰音,相同部位叩诊呈浊音。


心脏检查无显著异常;腹部检查正常。辅助检查中,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18*109/L),伴中性粒细胞增多(91%);血清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正常,肌钙蛋白阴性;动脉血气分析正常;胸片示右下肺大片实变;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QT间期略长(0.45s)。


该患者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遂收入监护病房,给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具体方法为,阿奇霉素0.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在第二天静脉输注阿奇霉素后约2小时左右,患者突然出现一过性抽搐,持续约数秒钟,自行终止;回放心电监护记录,显示当时心电监护为一过性尖端扭转性室速,做常规心电图确认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min,QT间期已达到0.56s,故考虑患者在QT间期延长的基础上,应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阿奇霉素,使患者QT间期进一步延长,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故停用阿奇霉素及美托洛尔,改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每次1g,每天2次;复查患者心电图QT间期,迅速恢复到0.43s内,再无室速发作。




2

男性,80岁;食管癌放疗术后2月伴咳嗽、咳痰2周来诊;诊断为肺部感染。


初始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g,每日一次,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CT示双肺病变较前无明显减轻。


遂升级抗感染方案为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每次0.5g,每8h一次,加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每天0.5g;4天后复查心电图示QTc为472ms,5天后QTc延长到475ms,考虑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QT间期延长,遂于第6天停用左氧氟沙星;第8天QTc间期恢复正常(392ms)。


升级抗感染方案后第10天复查,患者多项感染指标有所好转,抗感染方案降级为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每次3g,每12h一次;同时加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每天0.5g;用药3天后心电图显示QTc为500ms,明显延长,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5天后监测心电图,QTc仍为470ms,尚未恢复正常;一周后监测心电图QTc为430ms,恢复正常后出院。




3

男性,69岁;患慢性心力衰竭10余年,长期服用地高辛(0.125mg/日)和辛伐他汀(40mg/日);因发热、咳嗽、伴咽喉肿痛来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接诊医生开具的药物为:阿奇霉素片,每次0.5g,每日一次;复方甘草片,每次4片,每日三次。患者于用药3天后猝死于家中。


分析其原因,考虑为阿奇霉素和复方甘草片二者合用,诱发心律失常致死的可能性大。


因为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有延长QT间期、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不良反应;其次,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在体内可水解成甘草次酸,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后者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引起钾的流失,使患者处于促心律失常状态,临床中可以见到引发低血钾的病例;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注意观察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




4

女性,6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收入监护病房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在住院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一过性抽搐,呈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几秒钟,间歇期为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心电监护回放显示为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QTc间期长达0.58s;迅速给予硫酸镁2.5g静脉快速滴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滴注升高心率,患者未再出现室速发作。


复习患者治疗经过,未见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现象;但抗生素用的是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故诊断为莫西沙星导致的QT间期延长,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停用莫西沙星后,患者QT间期逐渐恢复正常范围,无室速发作。


来源:急诊时间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