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抗组胺药物是一类选择性地拮抗组胺H1受体、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与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根据化学成分,一般可分为烷基胺类、乙醇胺类、乙二胺类、吩噻嗪类、哌嗪类、哌啶类及其他类。
抗组胺药物的区别
抗组胺药物在抗组胺、抗胆碱、镇静等方面的作用强度略有差异。
抗组胺药物的区别(化学结构不同)
抗组胺药物的区别(代数不同)
抗组胺药物的选用
抗组胺药物临床可用于过敏性疾病、感冒、恶心呕吐与眩晕等,不同疾病选用有些不同。
① 慢性荨麻疹
目前已证实,用到4倍剂量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抗组胺药物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比拉斯汀及卢帕他定,但使用需谨慎。
② 过敏性鼻炎(AR)
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或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其有抗过敏与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稳定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其他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如白三烯、5-羟色胺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口服抗组胺药物可缓解AR者的流涕、喷嚏、鼻痒、鼻黏膜充血和眼部症状,但对鼻塞的效果较差;鼻用抗组胺药可减轻AR者的鼻塞、鼻痒、鼻黏膜充血、喷嚏、流涕等症状,但对眼部症状无效。
③ 感冒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抗过敏、抗胆碱作用,可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者的打喷嚏、流鼻涕等,同时缓解鼻塞、减轻咳嗽症状;有亲脂性,可通过血脑屏障与脑细胞的组胺受体结合,抑制组胺对中枢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减少组胺对咳嗽受体的刺激作用,有一定的中枢镇咳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无抗胆碱作用,不能镇咳,不推荐用于感冒。
④ 晕动病呕吐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抗胆碱作用,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其中枢抗胆碱作用可产生防晕和止吐效应,临床可用于晕动病呕吐。
参考文献
1陈新谦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98-811
2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3):149-156
3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5
4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5抗组胺药治疗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9):721-725
6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广州共识(2020精要版)[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0,20(2):146-148
7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0):3144
8李邻峰等.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策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1):2-3
9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13
10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1,333
11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2
12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1-249
13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16,562-56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