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尿常规是一种方便、快速、无创的临床分析方法,通过评估尿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来反映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肾脏、泌尿系统、肝脏和胰腺等多个器官的功能。尿常规通常包括尿胆原、尿胆红素、酮体、隐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粒细胞酯酶、葡萄糖、比重、酸碱度等项目。
尿液胆红素检测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此不能在尿中出现;而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够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
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微量胆红素,大约为 3.4μmol/L,通常的检验方法不能被发现,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阀(34mmol/L)时,结合胆红素可自尿中排出。
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见于:
胆汁排泄受阻
肝外胆管阻塞,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肝内小胆管压力升高如门静脉周围炎症、纤维化,或因肝细胞肿胀等。
肝细胞损害
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
黄疸
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尿内胆红素则为阴性。先天性黄疸中 Dubin-Johnson 综合征和 Rotor 综合征尿内胆红素阳性,而Gibert 和 Crigler-Najjar综合征则为阴性。
碱中毒
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胆红素试验阳性。
尿液尿胆原检测
在胆红素肠肝循环过程中,仅有极少量尿胆原逸入血液循环,从肾脏排出。尿中尿胆原为无色不稳定物质,可与苯甲醛(Ehrlich试剂)发生醛化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从而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
参考值
定量:0.84~4.2μmol/(L·24h);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尿内尿胆原在生理情况下仅有微量,但受进食和尿液酸碱度的影响,在餐后或碱性尿中,由于肾小管对尿胆原重吸收减少和肠道尿胆原生成增加,故尿中尿胆原稍增加;相反在酸性尿中则减少。若晨尿稀释4 倍以上仍呈阳性,则为尿胆原增多。
尿胆原增多
肝细胞受损
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损害及某些门静脉性肝硬化病人。
红细胞破坏
循环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及红细胞前体细胞在骨髓内破坏增加,如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
内出血
内出血时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排出随之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淤血时,影响胆汁中尿胆原转运及再分泌,进入血中的尿胆原增加。
其他
如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使肠道对尿胆原回吸收增加,使尿中尿胆原排出增加。
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胆道梗阻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Vater 壶腹癌等,完全梗阻时尿胆原缺如,不完全梗阻时则减少,同时伴有尿胆红素增加。
新生儿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时,由于肠道细菌缺乏或受到药物抑制,使尿胆原生成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维生素C或亚硝酸盐可能导致尿胆原、尿胆红素结果出现假阴性。
来源:今日肾病整理自检验学习网、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服务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