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是长期生存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第一步。然而,有研究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在没有恢复自主循环的情况下,停止了心肺复苏。目前,指南没有明确何时终止心肺复苏的时间。
最近在线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美国研究量化了心肺复苏(CPR)时间的每分钟内等待首次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存活出院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时间依赖性概率,提示长时间心肺复苏救治院内心脏骤停的效果较差。
这项大型多中心前瞻性住院心脏骤停登记研究纳入了2000年至2021年间接受心肺复苏的348996名成年人。
66.9%的患者在心肺复苏7分钟内恢复自主循环。其余患者尽管接受了平均20分钟的心肺复苏,仍未能恢复自主循环。
22.6%的患者存活出院,15.6%的患者有良好神经功能状态。
几乎所有存活出院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分别在心肺复苏的44分钟和43分钟内首次恢复了自主循环。
随着心肺复苏时间的延长,存活出院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时间依赖性概率迅速下降,当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增加至39分钟以上时,存活可能性低于1%,同样,当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增加至32分钟以上时,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可能性低于1%。
研究者表示,患者存活出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时间依赖性概率对于确定进一步的心肺复苏是否有益具有临床意义,可据此作出继续或停止心肺复苏的决定。还提供了每个时间点之前首次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的存活概率和良好的功能结果的可能性。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当排除在每个时间点或之前终止复苏的患者后再进行分析,20分钟的心肺复苏,存活和良好的功能概率分别超过5%和3%。
这种差异可能可以由两个因素来解释:急救医生使用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来决定终止复苏或只有急救医生认为延长心肺复苏可能有益的一小部分患者进行了延长的心肺复苏。
这些发现意味着,终止心肺复苏的决定不应仅取决于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而应基于急救医生的临床判断。
文章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