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T读片指南》胆道疾病荐读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2023-06-1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CT读片指南头图.png


例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28岁。腹痛腹胀伴发热3天。


image.png


【CT征象】  平扫示胆总管全程显著囊状扩张,最宽处5.0 cm×4.2 cm,边界光滑锐利,管壁光整,未见结节或肿块,其内密度均匀,CT值10HU,胰头受推压下移(图6-3-10A);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6-3-10B、C),冠状位MPR显示胆总管全程扩张,其上方胆管无扩张(图6-3-10D)。

【重要征象】  胆总管囊状扩张,边缘光滑、锐利。

【CT拟诊】  ① 胆总管囊肿。② 梗阻性胆总管扩张。③ 胰头部假性囊肿。

【病理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型)。

【评述】  胆管囊肿是在先天性胆管壁发育不全基础上,长期受胆管腔内压力作用而导致胆管的异常扩张。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女性多于男性。通常分为五型。I型:胆总管囊肿,此型最常见,占胆管囊肿的80%~90%;胆总管可呈囊状、梭形扩张或节段性扩张;Ⅱ型:胆总管单发憩室;Ⅲ型:十二指肠壁内段的胆总管局限性囊状膨大;IV型:多发性肝内、外胆管囊肿;V型:又称Caroli病,为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临床上主要有黄疸、腹痛和腹部肿块。

CT表现 

根据分型不同而异。① I型、Ⅱ型:肝门、胆总管走行区囊状低密度病灶,囊壁薄而均匀,厚度一般小于2 mm,边界清楚锐利;囊肿较大时可压迫推移周围组织器官;口服或静脉注射胆囊造影剂后CT扫描,病灶内若见造影剂存在则提示病灶与胆管或胆囊相通,可以明确诊断。② Ⅲ型:突入十二指肠腔内或壁内低密度囊性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③ IV型:肝内、外多发性囊性低密度病灶,此型较少见,CT表现与其他肝内、外囊性病变较难鉴别。④ V型(Caroli病):肝内多发或单发囊状低密度病灶,病灶之间或周围可见轻度扩张的小胆管且与病灶相通;囊状低密度病灶中央有时可见点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这一征象为胆管囊肿包绕肝门静脉分支所形成,有学者称之为“中心圆点征”。

鉴别诊断

① 胰头部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多有急性胰腺炎或外伤等病史,多位于胰周,位于胆总管走行区者少见,且形态多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多伴有周围间隙的炎性表现,如肾周筋膜增厚等。② 梗阻性胆总管扩张:多可见明确梗阻征象,肿瘤性梗阻可见胆管壁局限性增厚、结节或肿块;结石性梗阻可见腔内结石及局部胆管狭窄或截断征象;炎性病变可见胆管壁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伴异常强化,梗阻平面以上肝内、外胆管均扩张。本例未见明确梗阻性病变征象,且仅胆总管扩张,不符合胆道梗阻表现。


本文摘自《CT读片指南》

//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区

8c1a578dd18f2fa334163138f4e54e5.jpg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CT读片指南》实体书(附赠主编签名照)]

CT读片指南.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