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爱“启欣”生,肺愈“可”期 | 伊鲁阿克优秀案例实例呈现第九期:ALK阳性NSCLC患者接受一线伊鲁阿克治疗后PFS超过6年

2025-08-07作者:liuy资讯

作为具有独特分子特征的亚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曾长期受困于治疗手段匮乏,患者预后普遍不佳。随着靶向治疗理念的深化与技术突破,ALK阳性NSCLC治疗已迈入全程管理新阶段,早中期辅助治疗与新辅助治疗研究持续突破,晚期耐药机制探索及后线策略不断优化,多学科协作模式贯穿诊疗全程。为进一步探索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开展实例呈现——最佳临床病例分享项目

第九期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田广明教授分享《ALK阳性NSCLC患者接受一线伊鲁阿克治疗后PFS超过6年,并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方健教授进行点评。现将病例及点评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分享、交流。


病例要点速览



1

该患者为ALK融合阳性,确诊肺腺癌IV期,转移部位多(肝、肺、骨、肾上腺、子宫附件),肿瘤负荷大;


2

入组伊鲁阿克I期研究药物剂量扩展部分,开始接受伊鲁阿克180mg qd治疗,截至2025年5月仍在接受伊鲁阿克治疗,未发生疾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6年(77.0个月);


3

接受伊鲁阿克治疗期间耐受性良好,所有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


PART.1

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初诊年龄54岁,ECOG PS 1分,高血压病史10余年、结核性胸膜炎病史多年、子宫肌瘤病史10年。

主诉:腰背部疼痛4个月

PET/CT(2018.08):右肺支气管旁恶性占位,双肺多发转移,双肺小叶间隔增厚,考虑癌性淋巴管炎不除外,左肺上叶陈旧病灶;右侧附件区软组织肿块,与子宫分界欠清,考虑恶性;双侧颈部、锁骨上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胸腰椎、多发肋骨、骨盆骨多发骨质破坏,考虑多发骨转移,伴病理性骨折;肝多发转移

胸椎后路椎骨肿瘤病灶切除+射频消融+椎体成形内固定术(2018.09.29):外院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较前缓解,术后病理(2018.10.8)结果提示,(椎骨)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符合肺腺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为CK7(+)、TTF-1(+)、 Napsin A(+)、PAX-8(-)、P63(-)、P40(-)、GATA-3(-)、CD117(-)、Hep(-)、CK20(-)、CDX-2(-)。

图1 外院免疫组化结果

椎骨肿瘤样本(2018.11.02):(手术标本)经ALK Ventana IHC平台检测结果为ALK 阳性。

我院病理会诊(2018.11.9):(椎骨)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符合肺腺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为CK7(+),TTF-1(+),Napsin A(+),CK20(-),CDX-2(-),PAX-8(-),P40(-),P63(-),GATA-3(-),CD117(-),Hep(-);ALK-Ventana(+)。

图2 我院免疫组化结果

胸部增强CT(2018.12.13):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软组织灶10mm*7mm,需结合气管镜检查;双肺胸膜下多发小斑片影及小结节;双侧锁骨上、纵隔、双肺门多发转移淋巴结,较大约36mm*22mm、24mm*20mm;胸腰椎术后改变,胸腰椎、双侧肋骨多发转移。

腹盆增强CT(2018.12.13):肝右叶低强化小结节,较大者11mm,考虑转移可能;双肾上腺结节,右侧较大约20mm*11mm,转移?右侧附件区可见葡萄样软组织密度占位,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低密度区,范围约66mm*57mm,考虑转移可能;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较大约10mm*6mm,性质待定;胆囊底壁厚;胸腰椎术后;双侧髂骨、左侧坐骨、腰4椎体骨质破坏,考虑转移。

颈部淋巴结增强CT(2018.12.17):扫及双侧锁骨上见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较大约30mm*22mm。

头颅增强MRI(2018.12.17):头颅MRI扫描未见转移征象、左侧上颌窦炎症。

诊断:右肺下叶腺癌(cT1aN3M1c IV期),ALK基因融合突变,双肺门、纵膈、双侧锁骨上、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肝转移,胸腰椎骨多发转移,肋骨多发转移,骨盆多发转移,右附件转移。

图3 治疗前的影像诊断


PART.2

治疗经过



入组伊鲁阿克I期研究的剂量扩展阶段(2018.12.18):随机至180mg剂量组,开始接受伊鲁阿克治疗。此后规律服药,目前依然在接受伊鲁阿克治疗,未发生疾病进展。

疗效评估:最佳总缓解情况评估为部分缓解(PR),自用药后第7周首次评价为PR,持续缓解至今。

最近一次肿瘤影像评估及发放药物日期为2025年5月(随访结果与2024年11月5日结果一致),伊鲁阿克治疗的PFS已超过6年(77.0个月)。

图4 肺内病灶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灶变化情况

图5 附件转移病灶和肾上腺转移病灶变化情况

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最早在用药后1个月内发生的AE有恶心、呕吐、眩晕、失眠、头晕,最早在用药后1个月后发生的不良事件(AE)有皮疹、头痛、血压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无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因不良事件导致剂量暂停、药物减量和终止治疗。


PART.3

病例小结



本例为ALK阳性NSCLC患者,一线接受伊鲁阿克治疗,获得近超过6年(77.0个月)的长PFS。患者于2018年12月确诊为肺腺癌IV期,存在肝、肺、骨、肾上腺、子宫附件等多部位转移,肿瘤负荷大。

初诊后,患者入组伊鲁阿克I期研究药物剂量扩展部分(001研究:WX-0593片在ALK/ROS1阳性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剂量递增/扩展、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研究),接受伊鲁阿克180mg每日一次治疗,持续至今。截至2025年5月(最近一次影像检查及发放药物日期),未发生疾病进展,最佳疗效为PR。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良好,所有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无SAE发生,未因不良事件导致剂量暂停、药物减量和终止治疗。


video


PART.4

专家点评




方健教授点评

围绕新一代ALK抑制剂伊鲁阿克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助力团队成长与诊疗策略优化

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伊鲁阿克在前期基础研究与小规模临床试验中已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抗肿瘤活性,其良好的应用潜力不仅为临床探索提供了重要动力,也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床试验作为创新疗法落地的关键环节,其价值不仅在于验证药物疗效,更在于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健教授指出,在参与伊鲁阿克相关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前沿药物与技术,团队不断拓宽了临床视野;同时,通过系统分析患者的治疗表现、不良反应等数据,逐步总结出更精准的治疗策略与管理方案。这些经验反哺日常临床实践,有效优化了肺癌诊疗流程,为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惠及更多患者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研究开展的具体实践中,团队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从严格规范的患者招募以确保研究代表性,到严谨的数据质控以保障结果可靠性,再到精细化的受试者管理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每一环的把控都为研究的顺利推进和结论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从本中心的入组数据看,伊鲁阿克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充分印证——不仅出现了本例超6年的长PFS病例,其他入组患者也普遍展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且整体安全性可控。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伊鲁阿克在ALK阳性NSCL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为后续临床推广提供了扎实的循证依据。

多维度考量下的优化选择,伊鲁阿克为ALK阳性晚期NSCLC复杂病例带来长期获益

本病例为IV期肺腺癌患者,存在肝、肺、骨、肾上腺、子宫附件等多部位转移,肿瘤负荷显著,属于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的复杂病例。从治疗结局看,患者初诊后即入组伊鲁阿克I期研究药物剂量扩展部分,接受180mg每日一次治疗,持续至今,未发生疾病进展,最佳疗效达PR,且治疗期间耐受性良好——所有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无SAE发生,也未因不良反应导致剂量调整或停药,体现了伊鲁阿克在复杂病情下的临床价值。

选择伊鲁阿克作为一线治疗,是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考量:其一,伊鲁阿克作为高选择性ALK/ROS1抑制剂,经多轮结构优化后,在保持强效抗肿瘤活性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风险,且对包括L1196M、G1202R在内的多种ALK-TKI耐药突变具有强效抑制作用,为长期控制病情、延缓耐药提供了潜力[1];其二,前期临床研究已提示,对于此类高肿瘤负荷的复杂病例,伊鲁阿克较传统治疗展现出更优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初步依据[2,3];其三,针对患者多部位转移的特点,伊鲁阿克的入脑活性是关键考量——其在基线有可测量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患者中颅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0.9%,能有效降低脑转移相关并发症风险,这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3]

而延长随访后的INSPIRE III期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选择的科学性[4]。研究结果显示,伊鲁阿克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中位PFS达45.9个月(HR=0.29),较克唑替尼(14.6 个月)显著延长;尤其对基线脑转移患者,可降低79%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同时,其安全性数据显示,≥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51.7%,停药率为5.6%,且肌肉疼痛、水肿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良好的耐受性为长期用药提供了保障。

综上,本病例的治疗效果与选择逻辑高度一致,既体现了伊鲁阿克在复杂病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势,也为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个体化决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从早中期到晚期,伊鲁阿克引领ALK阳性NSCLC靶向治疗全程管理新时代

当前,ALK阳性NSCLC的靶向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一线、二线到后线治疗均不断涌现新突破,且在早中期肺癌的干预研究中成果显著,标志着该领域已迈入全程管理的新时代。随着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新药的持续涌现,患者的治疗选择日益丰富,但同时也对临床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众多药物中精准选择、平衡疗效与安全性,成为临床实践的关键考量。尽管二线及后线治疗数据不断取得进展,但二代ALK-TKI的耐药问题仍限制着疗效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针对非克唑替尼耐药人群的疗效优化,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早中期NSCLC领域,靶向治疗的探索同样活跃,包括伊鲁阿克、阿来替尼、洛拉替尼、恩沙替尼等ALK-TKI在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及联合放化疗等场景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开展,为全程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伊鲁阿克的初步研究成果值得关注:在可切除ALK或ROS1阳性NSCLC的新辅助治疗中,其针对ALK阳性人群的主要病理缓解(MPR)率达67%、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达33%,ORR及R0切除率均高达100%[5];而在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ALK/ROS1阳性NSCLC时,ALK阳性人群的ORR达86%,12个月PFS达100%[6,7],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展现出在早中期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从临床实践来看,伊鲁阿克在个体病例中展现的优异耐受性(如本例一线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不仅印证了其在个体层面的安全性优势,更为广泛人群的治疗提供了积极信号。其突出的入脑活性对于肺癌常见的脑转移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控制脑部肿瘤负荷,降低相关严重并发症风险,这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使其在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具应用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靶向治疗的受益范围。

综上,伊鲁阿克在疗效、安全性及适用人群方面的综合优势,使其在ALK阳性 NSCLC的全程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专家简历


图片6.png

方健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副会长

  •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肺癌分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分子靶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委员会委员

  • 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



图片7.png
田广明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医学博士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主治医师

  •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肺癌分委会委员

  •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北京癌症防治科普教育专委会委员

  • 从事肺癌的内科综合及个体化治疗多年参与多项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学分会.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25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5, 47(4): 283-297.

[2] 2024 ELCC 144P.

[3] Shi Y, Chen J, Yang R, et al. Iruplinalkib (WX-0593) Versus Crizotinib in ALK TKI-Naiv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ALK-Positive NSCLC: Interim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INSPIRE). J Thorac Oncol. 2024 Jun;19(6):912-927.

[4] 2024 ESMO 1278P.

[5] 2025 ASCO Abstract e20044.

[6] 2024 ELCC 144P.  

[7] 2024 ASTRO p61456.


审校| 方健主任医师、田广明主治医师
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雏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