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及时、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对患者当下及后期恢复十分关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敬泉教授在近日召开的“疫情期间心律失常的健康管理论坛”上强调,结合当下的疾病及患者症状变化,临床医生掌握心律失常患者的诊疗非常必要。
事实上,新冠病毒所引发的心脏问题,并非只有心肌炎。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还会引发心脏功能减弱、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问题,而其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心律失常。
“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临床公告显示,新冠感染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大约为16.7%。换句话说,大约每6个新冠感染患者就有1名伴有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此次会议上,青岛市市立医院李宾公教授深入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诊疗建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震教授结合会议内容,分享了临床治疗经验体会,为疫情新形势下的广大一线医生提供了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指导。
重视新冠感染患者心律失常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往往会遇到新冠患者合并各种缓慢型、快速型心律失常,例如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钟敬泉教授表示,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如何在新冠患者和“阳康”人群中,正确识别和处理心律失常,对于一线医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李宾公教授从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可能的机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急诊处理、常规治疗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诊疗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进行了详尽解读。
近期在心内科门诊经常遇到新冠感染“阳康”后出现心慌、胸闷、心悸等症状的患者,其中不少患者经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李宾公教授介绍,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6个方面:
1、低氧血症导致心肌损伤:严重的新冠感染可能引起明显的气体交换障碍,最终导致低氧血症。而低氧,尤其是明显的低氧血症,明显减少了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增加无氧酵解,使细胞内产生酸中毒和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的磷脂层。
2、炎症因子的作用:新冠感染患者出现IL-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状态。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以直接导致心肌损伤,影响既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增加潜在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作用:ACE-2是一个心血管保护因子,通过将部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为Ang(1-9)或者Ang(1-7),降低AngⅡ或升高Ang(1-7),从而产生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如果ACE-2受到严重影响,其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也可能会被削减。
4、心理因素: 新冠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由于恐惧会产生明显的焦虑状态。而这些躯体和心理的应激过程,导致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毒性作用以及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心肌的抑制,引起心脏心律失常。
5、与患者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有关:据有关临床观察和研究的报道, 约1/3以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又常常是在70岁以上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本身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发作。
6、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早期氯喹被采用为治疗新冠感染的临床用药之一,但体外实验结果证实氯喹可引起QT间期延长、传导障碍及自律性升高,目前已基本不再使用。
“新冠感染自身的症状与心律失常的症状存在一些共性。”李宾公教授指出,当患者主诉有心慌、心脏停搏感等症状时,需考虑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能。同时,借助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和长程心电图检查等方式进一步诊断或排除。
新冠合并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若患者确诊新冠合并心律失常,在治疗方面需遵循两大原则:判断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对于新冠合并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需根据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确定。
新冠感染合并房颤,如房颤发作持续时间≥24h,可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复律药物,如普罗帕酮、伊布利特或维纳卡兰等。若合并心室率过快,可选择心室率控制策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选择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发生持续性室速,则应立即进入抢救流程,可予以静脉滴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必要时予以电复律。如果发生室颤,则应启动心肺复苏,并立即电复律。
若合并其他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速、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室早,非持续性室速等通常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的心律失常,处理重点在于基础疾病的治疗,及时纠正低血氧、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果患者症状明显,或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参松养心胶囊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改善患者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如患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且因严重心动过缓导致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提升心率。若药物治疗不佳,可行体外起搏或经皮临时心脏起搏,必要时经静脉途径放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新冠合并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
除以上急诊处理外,对病情稳定的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建议》也给予了推荐,具体包括加强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具体如下图。
注:NOACs: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流程图
新冠感染期间,新发的房颤、房扑患者,复律可考虑使用普罗帕酮、维纳卡兰等,也可以联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频发室性早搏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短时间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西律、胺碘酮和参松养心胶囊,以减少早搏数量和症状。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建议择期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前可考虑口服参松养心胶囊。
因胺碘酮有导致肺纤维化的副作用,对于重症新冠感染合并新发的房颤、房扑患者短期静脉复律应慎用,在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注意其使用周期,不建议长期使用。
李宾公教授指出,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如减慢心率、影响心功能等,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复杂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并可显著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基于此,参松养心胶囊获《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西医《内科学》等多个权威指南、教材推荐。其中,《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推荐(lla类推荐,A级证据),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非器质性室早、器质性室早、心衰合并室早、窦缓合并室早,也是《共识》中唯一推荐的中成药。李宾公教授强调,“只要是早搏,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均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此时建议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中成药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中华中医药学会于近日发布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中,在心悸部分,对于动后心慌明显者,也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
王震教授在点评中表示,大部分新冠感染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往往是混合形式,可能包括痰浊、湿热、瘀血内停、热毒内生等。在这种情况下,单一靶点的药物治疗可能疗效不佳。因此,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应注重整体观念,倡导辨证论治。在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发挥“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的优势,为广大“阳康”及心血管病患者提供长期获益且安全的用药选择。
结语
新冠感染不仅累及呼吸系统,还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若累及心血管系统,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临床症状,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一线医生应重视新冠患者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对心律失常进行及时的诊断,并给予合适的治疗。
在疫情防控新时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特点,能够为多种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健康保障。钟敬泉教授指出,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以及辨证施治,中医药在守正创新的同时,也采用现代科学的循证研究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实践经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