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ESMO 肝细胞癌治疗研究全景剖析

2024-11-11作者:赵梦雅资讯

韩全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撰稿

摘要

肝细胞癌(HCC)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入,HCC 的治疗方案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革新。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宴,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持续发布关于 HCC 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新思路与新方向。本文紧密围绕 ESMO 会议历年来的重要成果,从早期精准手术治疗、中期联合干预策略以及晚期多模式综合治疗等多个维度,对 HCC 治疗的最新突破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治疗的发展路径展开前瞻性探讨,旨在为 HCC 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早期精准手术治疗

在 HCC 的早期阶段,手术切除仍是实现根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融入,手术治疗正朝着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如高分辨率肝脏 MRI、CT 联合血管成像等,能够更加精准地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血管、胆管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尽依据。例如,对于位于肝脏深部或靠近重要血管的肿瘤,可借助术中超声定位技术,在确保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精准肝切除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手术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在保证根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不必要的肝组织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肝脏功能的快速恢复。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精准肝切除的早期 HCC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显著降低,5 年生存率得到有效提升。

中期联合干预策略

对于中期 HCC 患者,由于肿瘤常侵犯肝内血管或出现肝内转移,单一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联合干预策略成为这一阶段的治疗主流。目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已成为临床常用方案。TACE 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并局部释放化疗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促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能够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进展。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则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能力。多项临床研究显示,TACE 联合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相较于单纯 TACE 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疾病控制率,为中期 HCC 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晚期多模式综合治疗

晚期 HCC 患者病情复杂,常伴有远处转移或严重肝功能损害,治疗难度极大。此时,多模式综合治疗显得尤为关键。除了延续中期治疗中的靶向与免疫联合方案外,还可结合局部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对局部肿瘤进行姑息性减瘤,缓解肿瘤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针对晚期患者常出现的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等情况,也有相应的治疗策略。例如,对于门静脉癌栓,可采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支架植入联合碘 - 125 粒子条植入术,解除门静脉梗阻,恢复肝脏血流灌注,同时对癌栓进行局部放疗,抑制癌栓生长。对于肝外转移,根据转移部位不同,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在支持治疗方面,积极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营养状况,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于维持患者机体状态、提高治疗耐受性也至关重要。

前言

肝细胞癌(HCC)作为常见且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给全球医疗带来巨大挑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达中晚期,错失手术根治机会。随着对 HCC 分子机制理解加深及临床研究的推进,治疗策略不断优化。ESMO 年会汇聚全球顶尖研究成果,为 HCC 治疗提供关键指引,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意义重大。

晚期 HCC 的治疗进展

系统治疗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1.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IMbrave150 研究成果亮眼,该方案作为晚期 HCC 一线治疗,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联合治疗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协同打击肿瘤细胞。这一方案打破传统治疗局限,成为晚期 HCC 治疗新标杆,众多临床实践纷纷效仿。但药物高昂成本及潜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限制其广泛应用,后续需探索更经济有效的治疗组合。

2.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KEYNOTE - 524/Study 116 研究显示,此联合方案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客观缓解率(ORR)。通过靶向 VEGF 通路与激活 PD - 1 免疫检查点,双管齐下抑制肿瘤生长。研究过程中,密切关注联合治疗安全性,部分患者出现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需临床医生谨慎管理,优化治疗方案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双免疫治疗

1.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CheckMate - 040 研究为双免疫治疗提供有力证据。不同剂量组合在晚期 HCC 患者中显示出持久应答,免疫细胞协同攻击肿瘤,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获益。不过,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如腹泻、肝炎、内分泌紊乱等,要求临床密切监测患者免疫状态,及时干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替西木单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STRIDE 方案):HIMALAYA 研究证实,STRIDE 方案可显著改善晚期 HCC 患者 OS。独特的免疫协同机制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且不良反应可控。这一方案为晚期 HCC 治疗开辟新途径,后续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流程,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治疗效果。

二线及后线治疗

1.瑞戈非尼:RESORCE 研究确立瑞戈非尼在晚期 HCC 二线治疗地位。对于索拉非尼治疗进展后患者,瑞戈非尼显著延长 OS,为患者带来新希望。但药物耐受性问题需重视,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连续性,临床需加强不良反应管理。

2.卡博替尼:CELESTIAL 研究表明,卡博替尼用于晚期 HCC 二线及后线治疗,有效延长患者 PFS 和 OS。其多靶点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但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肾功能及出血风险,合理调整剂量,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中期 HCC 局部联合系统治疗

TACE 联合靶向治疗

1.TACE 联合仑伐替尼: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该联合方案显著提高中期 HCC 患者 ORR,延长 PFS 和 OS。TACE 精准栓塞肿瘤血管,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仑伐替尼持续阻断 VEGF 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联合治疗优势互补,为中期 HCC 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叠加,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及全身状况。

2.TACE 联合索拉非尼:长期临床实践表明,此联合方案可改善中期 HCC 患者生存。TACE 局部控制肿瘤,索拉非尼系统抑制肿瘤进展。然而,联合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储备要求较高,部分肝功能较差患者可能难以耐受,需严格筛选适应证。

TACE 联合免疫治疗

1.TACE 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初步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TACE 破坏肿瘤组织,释放肿瘤抗原,激活免疫细胞,阿替利珠单抗进一步解除免疫抑制,协同发挥抗肿瘤效应。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警惕,临床应加强监测与管理。

2.TACE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临床探索发现,该联合方案可提高中期 HCC 患者生存率。通过 TACE 局部治疗与免疫治疗协同作用,增强肿瘤免疫原性,打破免疫逃逸。但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免疫状态波动,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HCC 术后辅助治疗

靶向药物辅助治疗

1.索拉非尼辅助治疗:部分研究显示,术后使用索拉非尼辅助治疗可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索拉非尼持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耐药及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需优化治疗周期与剂量。

2.仑伐替尼辅助治疗:临床研究探索仑伐替尼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初步结果显示可降低复发风险。其精准靶向 VEGF 等多条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肿瘤微转移。后续需大规模研究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明确最佳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辅助治疗

1.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初步数据显示可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免疫治疗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残留肿瘤细胞。但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患者免疫指标与身体状况。

2.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临床探索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 RFS。通过阻断 PD - 1 信号通路,恢复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治疗过程中需警惕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HCC 的新辅助治疗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1.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部分初始不可切除 HCC 患者,经此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手术切除率提高。联合治疗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激活免疫反应,使肿瘤降期。但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临床研究显示,该联合方案用于新辅助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双药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后续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最佳治疗周期与评估手术时机。

化疗新辅助治疗

1.FOLFOX4 方案:少数研究探索 FOLFOX4 方案用于 HCC 新辅助化疗,部分患者肿瘤缩小,手术切除机会增加。但化疗不良反应较大,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需严格评估患者耐受性,优化化疗方案。

2.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临床探索显示,该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通过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为手术创造条件。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需重视,密切监测患者身体状况,保障治疗安全。

结论

ESMO 年会展现出 HCC 治疗在系统治疗、局部联合治疗、术后辅助及新辅助治疗等多方面显著进展。从晚期联合治疗方案突破到早期精准干预探索,为 HCC 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然而,治疗过程中仍面临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成本高昂等问题。未来,需深入研究 HCC 分子机制,开发更精准、高效、低毒治疗方案,优化联合治疗策略,加强多学科协作,进一步提升 HCC 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陈容,罗玲,张运芝,等.ESMO肿瘤学真实世界证据报告规范(ESMO-GROW清单)解读[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5,25(01):102-110.

[2]李家贺,任小朋,卢佳煜,等.2024年WCLC/ESMO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解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5,32(03):300-307.

[3]王进明,李耀杰,邱国高,等.ESMO 2024年会:肝细胞癌治疗新突破与未来趋势[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4,16(06):741-746.

[4]孟祥瑞,单争争,关露露,等.2023年ESMO会议食管癌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24,39(01):6-11.DOI:10.13267/j.cnki.syzlzz.2024.002.

[5]张晓伟,刘欣,罗志国.2023年ESMO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治疗新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23,33(11):989-992.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3.11.00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