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肺功能检查(PFT)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几十年来,PFT一直用于帮助诊断肺功能损害的性质、高危人群筛查、疾病的早期发现、肺功能损害程度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疾病进展预后、流行病学调查、肺部生长发育、手术风险评估等方面。为了真实反映患者肺部情况,一般要求肺功能室、技术操作人员、受试者、检查仪器四大元素必须达标。
刘馗
医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肺功能检查是反映肺部生理病理状态的一种最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简单来说,PFT是基于呼吸生理,通过采集受检者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相关数据,评价肺容量的改变、气道通畅程度的测量技术。常见的PFT包括肺容积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呼气峰值流量检查、脉冲震荡呼吸阻力测定、呼吸驱动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
为提高PFT的依从性、检查质量和临床可比性,PFT必须达到一定的环境和人员要求。一般而言,PFT无外乎肺功能室、技术操作人员、受试者、检查仪器四大要素。真实反映患者肺部情况,就必须严格控制这四者。
一般而言,要求肺功能室根据仪器的多少有合适的空间,同时为了保持患者有良好的检测状态,要求室内具有适宜人体温度、湿度。理想的温度为18-24℃,湿度为50%-70%。
目前,临床没有明确报道证实医院感染与肺功能检查有关,但不排除患者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医院必须在患者PFT中采取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定期清洁与消毒,能保证检查时有足够循环通气,能降低室内微生物浓度;定期清洗、消毒检查仪器,能减少检查仪器、设备菌落数量,让患者与仪器直接接触时避免受到细菌侵袭;给予患者一次性口含嘴和呼吸过滤器,能保护患者,防止吸入呼吸回路中的沉积微粒,保护整个肺功能仪呼吸回路,防止患者呼出气体中所含微生物污染仪器;医护人员感染预防能减少其手上菌落数,既能保护患者,又能使医护人员避免感染;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让病情特殊的患者不进行肺功能检查,或选择合理顺序检查,有利于所有检查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交叉感染发生。
多数患者对肺功能检查较为陌生,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其对此项检查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检查依从性受到影响,从而无法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有研究调查显示,优质护理服务配合沟通技巧运用于肺功能检查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及满意度。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严格依据操作规范进行, 对检查仪器进行定时检查与维护, 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既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又可以保障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这就需要操作人员熟悉呼吸系统生理和病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适应证、禁忌证;检查前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拟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目的,估计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根据病情向患者耐心说明检查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包括含紧吹筒,上鼻夹、尽力呼吸、爆发力、呼气时间等),做出示范动作,让患者学会用嘴呼吸,学会正常呼吸、深呼气和吸气,尽可能使患者努力配合。同时具备耐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示范能力,肺功能室学习培训合格, 能独立操作。
了解检查目的,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检查前静息15 min,待呼吸平稳后再测试;在检查前1至2小时,根据情况可以进食以保证足够的体力,但不宜在餐后立即进行检查;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放松皮带和腰带;若有牙齿脱落者,应装好假牙,防止因口唇与颊部无法支撑造成漏气;鼓膜穿孔者需堵住外耳道,防止漏气;检查前至少一小时以上不吸烟;以氦气、氮气或氩气等为指示气体的检查项目应停止吸氧20 min后再测试;根据检查目应停止使用某些药物和食物,如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需提前24小时停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抗组胺药,也不能服用咖啡、茶等。
仪器是保障检查结果可信的基础。肺功能检查仪器的各项质控参数应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定期检查与维护,才能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常规 PFT 的正常结果并不排除生理损伤,特别是在轻度疾病和儿童中。专门的 PFT 与常规 PFT 一起使用时,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多维的肺功能评估,并可以进一步改善解释。可穿戴设备也在快速发展,允许在日常生活中(即在自然生理条件下)连续监测通气指数。与捕获和解释数据的应用程序以及云数据存储库一起,可穿戴设备将为个性化呼吸医学提供新颖的解决方案,包括呼吸功能的远程监控。在精准医学和新型预测工具时代,应该开发更复杂的诊断模型,以更准确地识别肺功能下降的早期决定因素。
互动小问题
为了使检查结果更真实地反应患者的肺部情况,我们需要对哪些因素进行控制?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下答案和学习收获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