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创新的底色是使命感与责任感,医学创新成功的要素是领导力

2024-04-25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医学科学家”已成为新时代高水平临床医生的培训目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中心,肩负着加强神经科医生培养、提升神经科医生医教研能力的重任,始终着力建设国际化神经科临床科研交流平台。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牵头、上海卒中学会承办、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协办的“神来之笔——2024年华山神经科卓越论坛”重磅来袭。该论坛按亚专业主题分期,邀请国际及国内相应领域内或与领域相关的、具有顶级原创工作成果的专家进行授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多平台直播的形式,对原创卓越临床研究思维、研究方法进行解读、专家一对一连线或面对面讨论。


创新,是一个在各种场合都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何谓创新?如何创新?大家似乎已经谈得太多太多了。而在首期华山神经科卓越论坛上,拿到“如何培养医学创新精神?”讲题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在其70分钟的讲述中,完整诠释出一位肩负强烈的使命感、具有崇高的理想主义和卓越领导力的医学科学家,是如何在23年孜孜不倦地创新之下,引领中国脑血管病研究站上国际舞台、改变全球静脉溶栓格局,又是如何培养出大批的临床科学家,并制定国家中心研究平台和研究范式。而这23年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创新”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萌芽:一夜未眠,日记本上留下了3个问题




2001年2月,第一次参加完国际卒中大会(ISC)的王拥军教授,在美国郊区的宾馆里一夜未眠,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白天在会场看到的种种,“感觉很,和国内的会议不一样,一会儿一个trial,一会儿一个trial”“感觉很近,每一个研究都和我们日常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感觉听得懂又听不懂,懂的是脑血管病的内容,不懂的是他们研究的方法”……


当时的中国,在脑血管病领域还没有自己的临床研究,甚至还没有相关的理念和知识体系。在ISC这种国际大会上,更是毫无发言机会。白天的见闻慢慢转变了成了夜晚的思考,彼时的王拥军教授一夜未眠。在日记本上写下了3个问题:


中国脑血管病的研究何时才能跻身世界脑血管病研究之林?

中国何时才能有中国自己国际化的临床试验?

中国人何时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3个问题既是对自己的拷问,也是对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发展的希冀。“创新往往来自于一个冲动,这次冲动就是(我)创新的萌芽。”



图片

图 王拥军教授在论坛上分享




播种:不要鱼,要渔




带着日记本上的3个问题,王拥军教授开启了他的医学创新之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临床研究相关的知识是王拥军教授最迫切获取的内容。受限于当时中国的医学教育条件,王拥军教授选择了跟随美国梅尔(Mayer)教授学习RCT的全过程,掌握包括从RCT立项、启动、质控以及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梅尔教授牵头的一项FAST研究中(The Factor Seven for Acute Hemorrhagic Stroke),王拥军教授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带领天坛医院的同事们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大练兵”。


最终,该研究2008年顺利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但在作者栏中,并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发表国际期刊时,只有学术委员会(EC)成员可以登在作者栏中,而与你做出的贡献大小无关”。王拥军教授解释道。即便如此,由于天坛医院是研究中入组最快的中心,在附录页中是排在第一位出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站在世界的舞台创造未来。”



机遇:CHANCE研究一朝破土,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一路繁花




2008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首席科学家桑国卫院士找到已经学成归来的王拥军教授,让其用5年的时间,突破中国新药临床评价的瓶颈。虽然任务只有短短几个字,背后的工作量和难度却是难以估量的,而且成败还未可知。


从拜访国际药企医学部总监,学习临床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充分评估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诊疗现状,确定研究选题、耗时8个月综合分析美国、英国和中国9万人的抗血小板队列,确定研究设计、洽谈对照组用药......每个环节,王拥军教授都讲得生灵活现,仿佛说的不是16年前,而是上个月的事儿。


最终,在王拥军教授的带领之下,5年后,CHANCE研究做到了。CHANCE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出了双抗3周可能是轻型卒中患者最佳方案的假说,并通过RCT的研究设计进行了验证,改变了轻型卒中患者的治疗决策。


在2013年的ISC大会上,王拥军教授受邀发言,向全世界分享CHANCE研究结果。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听到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声音。在CHANCE之后,我们耳熟能详的CHANCE-2研究、CHANCE-3研究、TRACE-Ⅱ研究、TRACE-Ⅲ研究、RAISE研究等等,犹如一路繁花,焕发出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蓬勃生机。



成果:创新常态化,研究标准化




当前,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已然站在了世界舞台正中央:ISC 2024中13项重磅Ⅲ期临床研究,5项来自中国(天坛医院3项、华山医院1项、宣武医院1项);2023年四大顶刊共计发布22篇脑血管领域临床研究,其中5篇(22.7%)来自天坛医院;2019年开始,在爱思唯尔发布的脑学科领域的发文量排行榜上,天坛医院已经超过麻省总院,稳居第一,且优势在不断加大。


图片

图源:王拥军教授现场分享课件截图


即便取得了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王拥军教授也只把这项成果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偶然地发表一篇高分文章并不“难”,难的是年年发,还要一年比一年发的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拥军教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常态化,即培养临床科学家、研究标准化,即制定标准化临床科研范式上。这一点与今天的论坛初衷不谋而合。


在与现场青年医生互动的过程中,王拥军教授强调,领导力是临床科学家的必修课。临床研究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作,临床科学家或者研究的PI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力才完成组织协调资源、团队建设、人员沟通、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医学本身的问题。领导力也是确保创新可以平稳落地的关键。



一朝春风细柳叶,神来之笔焕新机



编辑手札:王拥军教授在首期论坛中分享的创新闭环:萌芽-播种-机遇-成果,令人心潮澎湃。每一位医生,从入学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创新的种子,他们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医学创新不竭的动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播种”和“机遇”的过程中,王拥军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给出了医学创新是否可以成功的一个关键点:领导力。跳脱出了传统医学的范畴,为“创新”这一主题赋予了更多亮点。


创新和成功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今天王拥军教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为华山神经科卓越论坛开了一个好头,可能也在更多的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心里埋下了医学创新的种子。

图片

撰稿:中国医学论坛报 李稳

审核:华山神内教学宣传小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