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维迪西妥单抗真实世界研究重磅发布,精准靶向HER2异常NSCLC,疗效与安全性双优

2025-01-21作者:chenmm资讯

近日,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卢凯华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牵头的一项关于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基因异常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真实世界研究在《Frontiers in Oncology》重磅发表[1]。研究结果显示,维迪西妥单抗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为HER2基因异常NSCL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此前,该研究曾在2023年ESMO Asia会议上精彩亮相,凭借其创新性和潜在的临床价值,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国医学论坛报现将该研究编译整理,邀您共阅。


研究背景

在NSCLC中,HER2突变率为1%-4%,HER2扩增率为2%-5%,

在NSCLC中,HER2突变率为1%-4%,HER2扩增率为2%-5%,HER2基因异常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2-3]。目前,HER2靶向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新兴的治疗策略,在肿瘤抗HER2治疗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维迪西妥单抗(RC48)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人源化抗HER2 ADC,以HER2抗体作为靶向载体,通过可裂解的连接子与小分子毒素(MMAE)共价偶联而成[4]。它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接受过2个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患者和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同时,它在临床应用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其在HER2基因异常NSCL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期待和探索。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受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的HER2基因异常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


研究的主要临床结果是客观缓解率(ORR)(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1.1)、疾病控制率(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


研究结果



01
患者基线特征


共22例患者入组,包括15名(68.2%)存在HER2突变的患者,5名(22.7%)存在HER2扩增的患者,2名(9.1%)同时存在HER2突变和扩增的患者。


21名患者(95.5%)接受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治疗,其中8名联合靶向HE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7名联合铂类±贝伐珠单抗;4名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2名联合PD-(L)1抑制剂±贝伐珠单抗。


8名患者(36.4%)接受了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各7名患者(31.8%)接受了维迪西妥单抗二线、二线以上治疗;7名(31.8%)患者存在脑转移。


02
疗效


  • ORR

结果显示,总体人群的ORR为45.5% (10/22),DCR为90.9%(20/22)。在21名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ORR达47.7%(10/21)。其中,维迪西妥单抗联合铂类±贝伐珠单抗的ORR最高,达71.4%(5/7);其次是维迪西妥单抗联合靶向HER2的TKI,ORR为50%(4/8)。


此外,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ORR为62.5%(5/8),二线治疗ORR为57.1%(4/7),二线以上治疗ORR为14.3%(1/7)。


总体人群和亚组人群中目标病变与基线相比的最佳百分比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总体人群目标病变与基线相比的最佳百分比变化


图2  基于基线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的ORR亚组分析森林图


  • PFS

总体人群的mPFS为7.5个月(95% CI, 6.6~8.4个月)(图3);在21名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mPFS为8.1个月(95% CI,7.2~9.0个月)。


接受维迪西妥单抗一线、二线、二线以上治疗的mPFS分别为8.1个月(95%CI,7.2-9.0个月)、7.2个月(95%CI,NA-NA)和7.4个月(95%CI,3.4-11.4个月)。


对于HER2突变、HER2扩增以及同时存在HER2突变和扩增的患者,其mPFS分别为8.1个月(95% CI, 4.6-11.6个月)、9.4个月(95% CI, NA-NA)和7.4个月(95% CI, NA-NA),HER2扩增患者的mPFS显著更长(图4)。

图3  总体人群的PFS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图4  根据基线HER2基因异常状态分组的PFS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03

安全性


维迪西妥单抗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5.5个月,范围为2-19个月。安全性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因副作用而出现减量或停药的现象


研究结论

1. 维迪西妥单抗,尤其是与铂类±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为HER2基因异常的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2. 对于HER2扩增患者,维迪西妥单抗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3. 总体而言,维迪西妥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小结


该真实世界研究提示,维迪西妥单抗在HER2基因异常的NSCLC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总体人群的ORR达45.5%,mPFS达7.5个月。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治疗的ORR和mPFS更是进一步提高,分别为47.7%和8.1个月。同时,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安全可控,耐受性良好,无患者因副作用而出现减量或停药。随着这项研究结果的正式发表,维迪西妥单抗有望成为改变晚期NSCLC治疗格局的重要药物。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索维迪西妥单抗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专家简历

家简历
图片12.png

卢凯华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卢医生肺爱之家创始人 

国际肺癌联盟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大内科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精准分子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肺小结节分子标志物协作组常委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常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华慈善总会肺癌注册医生 

中国癌症基金会审核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2010年获得政府奖学金赴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深造


史美祺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擅长肺癌的综合诊治,个体化及精准医疗参与过80余项国际、国内肺癌药物临床试验,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包括:Annals of Oncology(IF:56.7)和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40.8)等。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二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肺小结节分子标志物协作组常务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肺结节与肺癌MDT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会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国际肺癌协会会员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参考文献

  1. Zhang M, Wang L, Wang Q, Yang J, Peng W, Li X, Shi M, Lu K. Efficacy of disitamab vedoti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HER2 alteration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Front Oncol. 2024 Nov 6;14:1441025.

  2. Nützinger J, BumLee J, Li Low J, LingChia P, TalisaWijaya S, Chul Cho B, et al. Management of HER2 alteratio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ung Cancer. (2023) 186:107385.

  3. Jebbink M, de Langen AJ, Boelens MC, Monkhorst K, Smit EF. The force of HER2- a druggable target in NSCLC? Cancer Treat Rev. (2020) 86:101996.

  4. Li H, Yu C, Jiang J, Huang C, Yao X, Xu Q, et al. An anti-HER2 antibody conjugated with monomethyl auristatin e is highly effective in HER2-positive human gastric cancer. Cancer Biol Ther. (2016) 17:346–354.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