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进入专题: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应云清 徐佳洁
机械取栓是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较高的再通率。然而,获得90天功能独立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仅为33%~71%。促进侧支代偿能减缓梗死核心进展,是改善血管内治疗结局预后有效治疗策略1。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研究显示,羧基状态的聚乙二醇血红蛋白氧载体(PP-007)能增加软脑膜吻合动脉的血流量,减少最终梗死体积2,3。与红细胞相比,PP-007增加了扩散表面积并促进氧气从血红蛋白运输到内皮,能运输更多氧气。此外,PP-007释放CO引起的侧支循环扩张及聚乙二醇性质化合物引起的血浆体积膨胀,均可能起到促进侧支代偿的作用。因此,PP-007或许能成为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辅助药物。
基于此,来自迈阿密大学的Italo Linfante教授团队开展了CarboxyHEMoglobin OxygEn delivery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Acute Stroke (HEMERA-1)研究,并在2023 ISC上公布了初步结果。
HEMERA-1研究是一项随机、同期对照、双盲、多中心Ⅰ期临床试验(NCT04677777),在美国的6家中心进行,旨在评估人体中单次给药PP-007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PP-007的药代动力学,对侧支血流、血管造影灌注、梗死面积和功能结局的影响。
入组标准:
年龄≥18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NIHSS≥6;
颅内段颈内动脉(ICA)和/或大脑中动脉M1或M2段闭塞;
基线CT平扫ASPECTS评分≥5和/或CTP梗死核心≥70 ml+Mismatch>50 ml;
最后正常时间到输注试验性产品小于24小时;
病前mRS<2;
预期寿命≥3个月;
签署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
最初CTA/CTP显示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最近30天内有颅内出血病史
已接受或计划接受tPA治疗
研究者认为存在可能会影响神经或功能评估神经或精神疾病 ;
卒中发病时伴有癫痫,影响准确评估NIHSS和mRS;
发病前90天内有严重头部受伤史,卒中发病时有残余神经功能缺损。
入组受试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取栓标准治疗+静脉输注PP-007,对照组仅接受取栓标准治疗(不进行tPA溶栓),随访至90天。
主要终点(安全性事件):
(1)生命体征: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变化;
(2)心率:较基线改变;
(3)12导联心电图:QT, QTc, RR和PR间隔变化
(4)生化、血液学、凝血和尿液检测指标:较基线有显著变化;
(5)死亡;
(6)症状性颅内出血;
(7)主要出血事件;
(8)不良反应;
(9)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出血;
(10)需要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的出血;
(11)颅内出血;
(12)影响视力的眼内出血;
(13)致死性出血;
(14)特别关注不良事件(AESI):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
(15)AESI:肝酶较基线升高3倍以上或超过正常上限;
(16)AESI:神经功能恶化(NIHSS评分超过基线4分及以上)。
次要终点(临床疗效):
(1)ASITN侧支评分;
(2)NIHSS和mRS评分;
(3)血浆PP-007浓度;
(4)eTICI;
(5)梗死体积增长。
HEMERA-1研究共纳入16例受试者,平均年龄为74.8±12.7岁,ASPECT评分为7.9±1.8,基线NIHSS为17.3±4.2,12例分至PP-007组(试验组),4例分至标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平均年龄、ASPECTS评分和基线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的安全性结局通过了3次DSMB会议审查。在输注PP-007过程中观察到一过性收缩压升高(20~40 mmHg),无其他安全性问题。在临床疗效方面,PP-007组的7天NIHSS评分显著更低,90天mRS评分有改善的趋势。血流动力学数据显示,血药浓度在输注PP-007后24小时内保持稳定。
既往随机对照试验尝试了多种神经保护剂,均未显示出确切的临床疗效。血流重建的成功和传统神经保护策略的失败,使研究者扩大了神经保护的概念,开始重新考虑再灌注和侧支循环的重要作用。HEMERA-1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看到这一治疗策略的潜力。在未来的研究中,HEMERA-1团队将扩大样本量,并纳入接受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进一步探索PP-007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Bang OY, Saver JL, Kim SJ et al. Collateral flow predicts response to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1;42(3):693-9
2. Cipolla MJ, Linfante I, Abuchowski A, Jubin R, Chan SL. Pharmacologically increasing collateral perfusion during acute stroke using a carboxyhemoglobin gas transfer agent (Sanguinat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8;38(5):755-766
3. Zhang J, Cao S, Kwansa H et al. Transfusion of 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in the carboxy state is beneficial during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J Appl Physiol (1985). 2012;113(11):1709-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