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BMJ | 研究为更准确、更全面的控糖政策提供了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2024-04-15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膳食糖摄入与健康:伞形综述


发表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IF(2022):107.7]


通讯作者:魏强、曹德宏、柳良仁


第一作者:黄引、陈泽昱、陈波、李金泽


主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推荐理由


该研究利用伞形评价的循证医学方法对现有证据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揭示了膳食糖摄入与前列腺癌、糖尿病和高血压等45种疾病之间的有害关联,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膳食糖摄入的最佳控制范围,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卫生健康组织制定更准确、更全面的控糖政策提供了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解读

1713174264508.png


过量膳食糖摄入与多种健康风险因素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异位脂肪堆积、龋齿和某些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卫生健康组织建议将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量的10%以内。但在制定准确、全面的控糖政策之前,需要全面评估现有证据的质量。因此,研究人员通过伞形评价的循证医学方法,评估了所有关于膳食糖摄入与各类疾病风险的证据质量。


该伞形评价共纳入了73项荟萃分析(包括67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和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共涵盖了83项健康相关结局。研究人员利用AMSTAR评分、证据分类标准(class I-IV)和GRADE分级(high, moderate, low, very low)对现有的证据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作出证据推荐。


研究发现,膳食糖摄入与前列腺癌、胰腺癌等7种癌症风险显著相关,与糖尿病、痛风、肥胖等18种内分泌代谢疾病风险显著相关,并与高血压、卒中等10种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总的来说,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膳食糖的摄入与任何健康结果之间存在有益的联系。


根据本研究的结论和WHO、WCRF以及AICR等卫生健康组织的数据,研究人员建议将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到每天25克以下(大约每天6茶匙),并将含糖饮料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周1份以内(大约200-355毫升/周以内)。这项研究的发现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卫生健康组织制定更准确、更全面的控糖政策提供了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魏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系统疾病中心主任、泌尿外科学科主任、教授、博导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肾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男生殖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干保委会诊专家

四川省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外科机器人医师分会会长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