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艾联合,新标“肝”丨“双艾”一线治疗助力肝癌患者成功转化,维持治疗长期获益

2023-12-15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GLOBOCAN 2020最新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位居全球第6位,死亡率高居第3,且全世界每年肝癌新发病例的半数来自中国,我国人民正面临着沉重的肝癌疾病负担。过去十年,以索拉非尼为主的靶向药物治疗统治着肝癌诊疗领域,但治疗效果并不乐观,而免疫治疗的优势逐渐显露。基于此,以免疫靶向联合方案为背景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应运而生。


本期将为大家分享由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张金良医生开展的“双艾”组合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经典案例,并特邀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张学利教授围绕该病例作精彩点评,以下见详细资料:




病例分享医生:

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张金良 教授



病例点评专家:

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张学利 教授




张金良 教授

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青委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胆道微创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腹腔镜肝胆胰外科学会委员

山东省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腹腔镜肝胆胰微创外科学会委员

聊城市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





基本情况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2 


主诉:上腹部胀痛不适1月余


首次就诊时间2021-11-14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上腹部为主,为间断性钝痛,无其他部位放射疼痛,伴纳差,全身乏力明显,患者近期疼痛较前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行腹部平扫CT提示:肝硬化,肝脏占位,脾大,腹水。进一步行腹部强化CT提示:肝癌。 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体重减轻约5kg。


既往史:发现“乙肝”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多年,规律口服药物,血压控制可。





 辅助检查


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坦,腹软,上腹部压痛,上腹部可触及质硬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入院生化检查:


入院影像学检查:








临床诊断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左支癌栓、下腔静脉癌栓(BCLC C期、CNLC-Ⅲa期、Child-Pugh 8分)





治疗决策


疾病分期及诊断流程(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21] )







治疗方案


经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MDT)讨论,给予以下治疗方案:

1、基础治疗:保肝、利胆及抗病毒治疗

2、阿帕替尼 250mg po qd+卡瑞利珠单抗200mg ivdrip q3w








疗效评价1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进一步诊疗策略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评估患者病情,目前已达到手术可切除标准,建议停药2-4周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商议后拒绝手术,要求继续靶免治疗。


2022-02-23 TACE治疗:

在基础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造影肝左叶可见明显肿瘤血管,实质期亦可见明显肿瘤染色区,行TACE治疗中用药:雷替曲塞4mg,碘油8ml,手术顺利。





诊疗评价2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治疗经过总览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病例小结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本例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左支癌栓、下腔静脉癌栓(BCLC C期、CNLC-Ⅲa期、Child-Pugh 8分)。经MDT评估后一线治疗予以患者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方案以及保肝、利胆及抗病毒治疗(基础治疗)。治疗后评估患者病情,发现已达到手术可切除标准,建议行手术治疗,后因患者家属拒绝手术,遂行TACE治疗,术后继续给予靶免治疗维持,期间患者病情稳定,未见疾病进展。





专家点评

患者为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cT4aN0M0 IIIB期),进行新辅助治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给予2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12天顺利出院,术后分期为ypT0N0M0 0期。术后辅助治疗给予4周期免疫治疗+化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不适。


张学利 教授


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手术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胰腔镜微创医师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普通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分会重症腹腔感染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委员





肝癌临床治疗需求亟待满足,“双艾”晚期肝癌一线疗法带来新希望


目前,我国肝癌诊治呈现出早诊困难、进展迅猛、治疗棘手、预后极差的现状,尽管获批用于晚期肝癌患者治疗的药物和方案更新迭代,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但是仍不能令人满意。


索拉非尼等靶向疗法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据《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相较于单药干预,靶免联合治疗不可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具有更强大的转化潜力。在此背景下,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双艾”组合)应运而生。“双艾”组合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探索提供了全新思路。





靶免协同,“双艾”方案助力晚期肝癌患者实现转化


从病例分享中可以看到,本例患者有10余年乙肝病史,入院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上腹部间断性钝痛、纳差、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及疼痛加重等典型恶性肝脏疾病症状,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左支癌栓、下腔静脉癌栓(BCLC C期、CNLC-Ⅲa期),已错失手术时机。


查阅大量文献与诊疗指南后,临床医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拟定转化诊疗策略,即系统性抗肿瘤治疗+降期后手术切除。此时,正确选择系统性抗肿瘤药物对患者的后续诊治至关重要。依据《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建议,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或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也是潜在可切除肝癌转化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相较于单药治疗,以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联合信迪利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靶免联合手段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时的客观缓解率(ORR)> 20%,具有更强大的转化潜力。既往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靶免联合治疗肝癌时,癌栓的ORR、缓解持续时间(DOR)都高于肝内病灶,也意味着潜在可切除的 CNLC-Ⅲa期肝癌接受系统治疗更可能获得肿瘤学意义上的转化,因此,我们考虑使用靶免联合疗法进行诊疗。


相较其他联合治疗药物,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的“双艾”组合,是目前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最长中位总生存期(OS)获益方案,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作为民族原研药物,其可及性更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更好。经MDT讨论,医生最终选用“双艾”组合作为本例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用药后发现,患者的病灶明显缩小,已达手术可切除标准,建议停药2-4周后行手术治疗。但家属拒绝手术,要求继续靶免治疗。经综合评估,予以患者TACE术局部治疗后继续维持“双艾”方案,术后复查肝脏CT未见疾病进展,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双艾”方案一直用药至今。这一病例的成功转化充分体现了“双艾”组合具有切实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近期,“双艾”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全球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ARES-310研究也已重磅问世并荣登《柳叶刀》正刊,进一步巩固了“双艾”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坚实地位。





立足国情,惠及患者,“双艾”方案治疗晚期肝癌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双艾”作为中国民族药企自主原研的创新药物,具有更高的可及性和更可观的经济性,其所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更多纳入中国患者,符合我国肝癌诊疗现状。因此,“双艾”组合能够更多地惠及需求人群,为我国晚期肝癌患者足量、足周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期待未来“双艾”组合接续探索,进一步拓宽适应症,开创肝癌新辅助、辅助治疗新希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