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 吴永健 宋光远 王墨扬 陆方林 储慧民 尚小珂 张而立
二尖瓣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新焦点,近年来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置换术、二尖瓣腱索修复术、二尖瓣瓣环成形术等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各种器械的创新日新月异。2020年6月,经股静脉缘对缘修复系统MitraClip在中国的上市标志着二尖瓣介入治疗在我国正式启动。依照技术特点,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另一类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根据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以MitraClip为代表性;②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包括直接瓣环成形术(代表产品:Cardioband)及间接瓣环成形术;③经导管二尖瓣人工腱索的置入(代表产品:NeoChord);④心室瓣环重塑术(AccuCinch);⑤经导管瓣叶修复。在以上技术中,TEER技术最为成熟,目前已开展10余万例,而TMVR近几年也在快速研发过程中。
2021年,该领域在国内外均有快速发展,特在此做一小结。
《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讨论热点。对于原发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该指南建议TEER用于临床症状严重、外科手术高危、解剖合适、预期寿命大于1年的重度MR患者,推荐级别为Ⅰ类;对于继发性MR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或者介入手术),强调必须是经过最优化药物治疗(GDMT)仍有症状、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且解剖适合的重度反流患者。推荐级别也由Ⅱb升至Ⅱa;此外,对于超声标准不适合TEER、外科手术高危的继发性反流患者,在详细评估后可尝试TEER或者其他新的介入治疗手段(Ⅱb)。这意味着目前指南对TEER治疗MR的推荐更加积极,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会进一步支持TEER治疗更加广泛的获益人群。
目前国际领域已有7个二尖瓣介入产品获得上市批准,包括:①MitraClip,为经股静脉缘对缘修复系统,2008年获得欧盟(CE)认证,2013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全世界目前使用量14万例;目前已推出第四代产品G4;②Carillon系统,为经冠状静脉窦间接二尖瓣瓣环成形系统;③NeoChord,为经心尖腱索修复系统,2013年获得CE认证;④Cardioband,为经股静脉直接瓣环环缩系统,2015年获得CE认证;⑤Mitralign,为经股动脉间接瓣环环缩系统,2015年获得CE认证;⑥PASCAL,为经股静脉缘对缘修复系统,2019年获得CE认证,全世界目前使用量超过2000余例,PASCAL系统已推出其补充版本PASCALACE。
此外,TMVR是二尖瓣介入治疗领域的另一热点。目前已经有近20种TMVR器械相继研发,其中最成熟的两款瓣膜是Tendyne及Intrepid,均在美国进行上市前的关键性临床研究。经心尖入路的Tendyne已经在欧洲获得CE认证上市。另外四款经股静脉置入的TMVR瓣膜,包括M3、CardioValve、Cephea、Evoque,均在早期临床试验中。
我国目前进入临床探索的医疗器械包括:①ValveClamp,为我国原创的经心尖缘对缘修复系统,在全国多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研究的受试者入组已于2021年3月完成;②MitralStich,为经心尖腱索植入系统,并可完成缘修复,其全国多中心NMPA注册研究正在入组中;③DargonFly-M,为我国首款经股静脉缘对缘修复系统,已完成20余例探索性研究,上市前注册临床研究也进入了尾声;④Mithos,为经心尖二尖瓣置换系统;⑤MitraFix,为经心尖二尖瓣置换系统;⑥目前国内有数款经股静脉TEER器械进入临床探索阶段,包括淇麟系统、ValveClasp、NovaClasp系统等产品。
2021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公布了COAPT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研究发现,Mitraclip联合GDMT组较单纯GDMT组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说明TEER对于继发性MR具有较好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真实世界注册登记研究TVT-STS提示,2014—2020年间TEER治疗的美国胸外科学会评分(STS)平均值、住院期间或30天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而且单瓣叶夹持(SLDA)发生率较低,术后5年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充分证明这项微创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此外,EXPAND-G4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MirtaClip提供了更多的夹子选择,手术成功率已经逐渐逼近外科手术效果。
既往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的MR患者是中危和低危患者。近期开展的REPAIR-MR研究已经开始探索TEER治疗外科手术中危的原发性MR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TEER适应证的扩展提供重要依据。
German CLASP研究为目前报告的有关PASCAL系统的最大样本研究,该研究显示,PASCAL系统临床效果满意,单夹子使用比例较MitraClip更高,有利于手术简化。在PASCAL长期耐久性方面,CLASP-1显示了优异结果。2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78%的患者MR≤1+、97%的患者MR≤2+。TCT2021公布了经股入路Intrepid早期临床研究的结果,30天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死亡、卒中、再次介入、起搏器植入等安全性终点发生率为零,所有患者无瓣周漏,瓣膜功能良好。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