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1月24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SA/AHA)发布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新指南新增改写了大量推荐意见。2月9日在北京天坛医院新院举行的“2018年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会”上多位重量级教授就新版指南进行深入解读,这里我们整理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每周更新一篇,并配以视频观看地址,方便各位神经科医生学习领会新指南的中心思想,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 鞠奕
本解读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指南中2.急诊评估和治疗中其他诊断检查(2.3)
第二部分为指南中6.院内二级预防:评估中其他用于二级预防的检查(6.6)。
在急诊评估其他诊断检查中共有4条推荐意见,相较于2013年AIS指南推荐意见的级别无变化,均为I级推荐,只是由于一些临床研究的发表使一些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有所变化。急诊评估的其他诊断性检查主要目的是尽快除外常见引起假卒中的情况(如低血糖),尽可能减少为排除少见原因而进行的辅助检查,以减少溶栓前延误时间。
2.3 其他诊断指标(均为改写内容)
1. 对于所有患者,在静脉阿替普酶开始之前只有血糖测定是必须的。此项内容推荐级别和证据等级较2013年指南没有变化(I级推荐,B-R级证据),但是在措辞方面更加简洁,强调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前只有血糖结果即可。而2013年指南中“最初的急诊评估中推荐少数血液学、凝血和生化检查”等内容在2018年指南中并未提及,说明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开始前这些检查不一定必需进行或者必需等待结果,这样会更加缩短延误时间。
2. 在急诊的心脏评估方面,建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做基线心电图检查和肌钙蛋白检查,但不应延误静脉使用阿替普酶,较2013年指南在推荐级别方面无变化(I级推荐)。但在推荐基线肌钙蛋白检查,而不应延误静脉溶栓的证据等级由先前的C及证据提高为B-NR级证据,同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溶栓前的时间延误。
3. 在静脉溶栓前是否进行胸片检查的推荐级别和证据等级无变化,仍为Ⅱb级别推荐,B-NR级证据。新发表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溶栓前胸片检查不能改变静脉溶栓治疗决策,而且延长DNT时间。
6.6 其他用于二级预防的检查
2018年指南中其他用于二级预防的检查部分均改写自2014年美国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共有6条推荐意见,其中5条意见改写,1条内容更新。
改写内容
改写意见的推荐级别与证据等级无变化。建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不延误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或机械取栓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基线肌钙蛋白检查。不推荐在发病后的近期进行常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筛查以及在没有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抗磷脂抗体检测,因为基于临床经验的专家共识认为上述检测无获益。此外因为数据有限,易栓状态的筛查获益不明;根据异常情况和临床情况,在初始缺血性卒中后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考虑抗凝治疗,推荐级别与2014年无变化仍为Ⅱb级。
更新内容
针对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常规筛查建议进行了更新。这是来自于2016年Neurology发表的一项针对于既往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4年的任何心血管死亡、MI、卒中或因心力衰竭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TIA等主要终点事件在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无差异,因此2018年指南不推荐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进行OSA常规筛查。
视频解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