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原著主编为日本顶尖消化内镜专家小山恒男,是世界消化道早期癌内镜下治疗的先行者。小山恒男教授著作颇多,多本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被重印多次。
★ 本书汇集大量病例,配以精美图片,画质优秀,通过内镜图像和病理图像的对比,辅助小山先生的注解,概括了食管癌ESD术前诊断的各个方面。
小山恒男教授在《食管癌ESD术前诊断》一书中提到,预防食管全周切除后狭窄的各种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给患者口服和(或) 黏膜下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因为长期口服类固醇激素,患者会出现糖尿病恶化、精神疾病、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小山恒男教授采用的是局部注射法。
采用50 mg/5 ml 的类固醇激素,每点 2 mg,共计 25 个点进行局部注射。须注意的是,若直接在暴露的固有肌层进行局部注射会发生迟发性穿孔,因此在环周剥离时,在黏膜下层的下 1/3 处进行剥离时应保留少许的黏膜下层,避免固有肌层裸露。此外,不要使用长度为 4 mm 的针头,而要使用长度为 1.8 mm的短针进行局部注射,这是很重要的。对于超过 5 cm 长度进行全周切除的情况,仅在第一次进行 100 mg (2 mg × 50 个点) 局部注射。
对于亚全周性切除,只通过术后立即进行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能预防大多数的狭窄。但是,对于全周切除,由于有时会引起高度的狭窄,ESD 2 周后,须内镜复查。
如果没有形成狭窄,可追加 50 g 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此时使用 4 mm长的局部注射针头,尽量与肌层平行进入,对溃疡底部的肉芽组织进行浅局部注射。一旦局部注射到肌层内,可能引发迟发性穿孔。
发生狭窄时,使用直径 12~15 mm 的柱状气囊,以2 atm/min (1 atm=101 325 Pa)的速度,分 4 次进行缓慢扩张,直至压力达到 8 atm。拔去柱状气囊后,追加 50 mg 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如果局部注射过浅,类固醇激素就会漏出,太深又会注射到固有肌层。因此,狭窄的预防取决于是否能将类固醇激素准确注射到黏膜下层。
全是干货,你学会了吗
免费荐读章目6月5日开始更新,
活动页面连续打卡15天
参与即有惊喜福利(说明见文末)!
书籍目录及免费荐读章目如下:
✦
长按识别其中二维码
即可免费报名↓↓↓
✦
✦
学习体验升级
✦
为了提升大家的阅读体验,帮助大家理解记忆,本次活动特别新增了如下功能,学习时记得体验哦!
遇到重点、难点,可以长按文字,选择划线加强记忆。
长按文字,可以针对内容进行梳理,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想法、感悟等。(写下的笔记,可以到壹生APP-【我的】-【笔记】中永久查看)
你还可以将某段内容复制或者分享给自己、同行哦,期待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总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并阅读某本书所有推荐章目者获该书实体书抽奖机会(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1名,获奖者免费获赠《食管癌ESD术前诊断》实体书)
以阅读之名
开启临床高手进阶之门!
稀缺活动名额有限
先到先得,活动仅限6月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