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明明是高血压,为何饭后血压会降低?做好这7点,平稳餐后血压!

2025-05-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有些老年人吃完饭后,

不仅头晕、乏力,

一量血压还特别低,

明明是高血压,

为何饭后血压会降低?

跟吃降压药有没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说说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PPH)是与进餐相关的血压下降是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Originoo_87032_232745690_l(1).jpg



01


餐后低血压如何诊断?

餐后低血压症状常常不典型,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① 相比于进餐前血压,进餐后2 h内收缩压下降幅度>20 mmHg或者更多

② 进餐后2 h内收缩压下降至90 mmHg或以下,而进餐前在100 mmHg及以上;

③ 进餐后血压下降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超过大脑调节能力而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如晕厥、跌倒、头晕、心绞痛、卒中、视力障碍等。



02


为何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病因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的变化、内脏血流增加和胃排空速率异常等,其中主要原因是与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介绍,餐后低血压现象的基本原理是,在进食后,消化系统变得很活跃,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供应,这时自主神经会发挥作用,调节各脏器肌性动脉的内径大小,让更多的血液进入肠系膜动脉,以促进消化和吸收,而进入其他脏器的血流会相应减少,尤其是脑、肾等血流量较大的脏器,体循环的血压也会下降,比如在肱动脉测量的血压。(点击阅读:餐后低血压有哪些发生机制及特点?如何预防?


stock-vector-444364692-XL.jpg


当一个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减退时,对各脏器血流分配的调节能力下降,会因此出现功能失调,在餐后肠系膜动脉血流显著增加时,导致其他脏器的血流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体循环的低血压现象,即餐后低血压。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这种情况可能会很明显,以至于出现非常明显的血压波动和不适症状。



03


餐后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图片

年龄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餐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明显。

图片

餐前血压

餐前收缩压水平是餐后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片

饮食

食物的成分是影响餐后血压的重要因素。相比蛋白质或脂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更易使患者的血压快速下降。


食物的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餐后血压。与冷餐(5 ℃)相比,温餐(50 ℃)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任何时候进餐都可能出现餐后低血压,早餐及午餐PPH发生率高于晚餐。这可能与较高的晨峰血压带来的血压下降幅度较大相关。

[15%的餐后低血压患者在进餐后15 min内出现血压下降并达到诊断标准(收缩压下降值>20 mmHg),70%的患者可在餐后30~60 min出现血压下降。]

图片

合并多种疾病

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均会使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增高。有研究表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其中帕金森的患者在进餐后出现低血压的概率高达80%。

图片

吸烟

吸烟是餐后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易导致餐后低血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可能与烟草中尼古丁、氧自由基、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使血管内皮受损,致使血管结构改变,内膜增厚,顺应性和扩张度降低,僵硬度增加有关。另一方面,吸烟加重患者大动脉硬化的程度,降低中大动脉血管弹性,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有关。

此外,体质指数偏低也是餐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表1 餐后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image.png



04


餐后低血压怎么治?


① 少食多餐:有研究显示,与三顿大餐相比,六顿小餐可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餐后低血压。


② 餐前喝点水: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饮用480 ml的水可使血压增加20 mmHg。


③ 每餐少吃点:减少进食量可以使餐后血压的降低程度<20 mmHg。



④ 少摄入碳水:对于存在餐后低血压的患者,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尝试用果糖或木糖作为葡萄糖的甜味替代剂,避免饮酒,适当饮茶、咖啡。


 餐后散散步早餐结束后20 min开始餐后步行(轻度有氧运动)可能对老年患者有效。有研究显示,在餐后运动中,平均动脉压增加(18±4)mmHg,但在运动停止10 min后血压会降至运动前水平。


⑥ 调整降压药的服药时间:可以考虑在两餐之间服用降压药,避免服用利尿剂。


⑦ 注意休息:对于有症状的餐后低血压患者建议在饭后仰卧休息,因为站立或坐位会产生额外的降压作用。


574088.jpg


餐后低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则需要考虑临床适应证及药物风险,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餐后血压下降程度,避免过多药物干预造成血压波动。




综合整理自《餐后低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心血管一线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