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冠心病偏爱哪些人?

2018-03-03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冠心病

邓小平抽了一辈子烟,没得冠心病,也没得肺癌。有一美女生活方式很健康,但20多岁做过搭桥手术,后来又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也是许多人为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常找的借口。以他人吸烟不患病的个例来推断否定吸烟会导致冠心病,合理吗?

心血管病的致病原因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基因占到30%,生活方式方面约占50%,环境社会因素占20%。基因这方面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答,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基因到底如何,也就不能随意任性。目前更为明确的是,针对非常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筛选出了容易患心血管病的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从科学上解释,有这种因素并不是100%患病,但一定患病的几率会高于无此因素的人。所以,吸烟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患上冠心病,但一定比不吸烟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大得多。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有些是可以很好控制的,更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请对号入座,有了危险因素一定要注意,绝不可任性!

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没法阻止年龄的增长,不能改变性别,更不能选择基因。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病风险逐渐增加。

性别:女性在各年龄段冠心病风险一直低于男性,尤其绝经前有雌激素保护,患冠心病风险非常低,大约0.6%;绝经后(45~55岁后)失去雌激素保护,趋于与男性相当。

遗传和基因:如果你的父亲和兄弟在55岁以前或母亲和姐妹在65岁以前发生冠心病,则你发生冠心病危险升高50%~70%。

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获得很好控制的。

高胆固醇血症:坏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元凶,患冠心病风险随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升高,血胆固醇每升高1%,患冠心病风险增加2%。

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是血压正常者的3~4倍;

糖尿病:糖尿病人死于冠心病的几率是常人3~5倍。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死亡率高2~6倍,吸烟越多死得越早;

好吃:喜欢喝饮料,爱吃甜食、高脂肪、高卡路里;

懒动:宅男宅女、沙发土豆、出门就坐车、不喜爱体育运动的人;

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腿细肚子大的苹果型身材风险更高;

精神因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

容易诱发心脏病的环境因素

冬季: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相对夏季最低;

雾霾: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研究发现,雾霾增加近期心肌梗死风险,空气污染严重,PM2.5爆表的时候,最好少出门。

看球:世界杯赛时,男球迷心脏急症的发生率增加3.3倍,女球迷增加1.8倍,高峰期是比赛开始后2小时,尤其是踢点球的时候;

股市: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发现,股市暴跌时,心肌梗死发病明显增加;

作者:北京安贞医院乔岩

来源:心血管科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