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一文了解干扰素

2022-08-0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表面受体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的复制起效,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免疫因子。


干扰素自1957年发现至今已有65个年头,从早期由于价格昂贵无法量产,到如今随着制药技术的更迭,干扰素不知不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从起初用于治疗流感、肝炎、水痘、疱疹等,到如今各种癌症似乎都用上了干扰素,用药领域愈加广泛。


干扰素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而得名,因此均具有广谱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


干扰素分为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


01

Ⅰ型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和IFN-β。IFN-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FN-β由成纤细胞产生。其抗病毒作用较强。

机制


当一个细胞感染了病毒,病毒进入细胞并在里面产生了未感染的细胞中所不存在的物质,这种病毒性的物质引起了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


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没法救自己,只能通过T细胞进行自我牺牲。干扰素被细胞释放,与相邻的同种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当病毒扩增后被释放出来准备感染旁边的细胞时,已经与干扰素结合了的细胞会有多种的应对方法,比如产生降解mRNA的酶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因而,即使病毒进入结合了干扰素的细胞,也不能完成复制的过程。由此,双重作用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目前临床上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干扰素 -α

重组人干扰素 -α

即普通干扰素。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即长效干扰素。由于用药间期可以从每周 3 次延长到每周 1 次,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一方面就是, 在干扰素之外, 由于有了聚乙二醇的保护作用, 减少了干扰素与免疫细胞的直接接触, 其免疫原性也得到了降低, 不良反应也就更少。目前主要用于乙肝和丙肝的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又根据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大小分为两类。


第一类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其聚乙二醇分子比较大, 对干扰素的保护作用更好, 因此血药浓度更稳定, 半衰期也更长。其药物分布更集中 (主要集中于血液和肝脏) ;


第二类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其聚乙二醇分子比较小,药物分布范围更广 (包括肌肉和脂肪)。


这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主要区别也是聚乙二醇分子的大小。而成人间体重可以有很大差异, 血液容量的差异却很小,。


因此,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无需按体重用药。而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就必须按体重用药。


图片


02

Ⅱ型干扰素




即γ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是所谓的淋巴因子的一种。其主要作用为调节免疫和促进免疫应答(即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增强其他细胞的功能)作用。


机制


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刺激B淋巴细胞调节免疫;刺激T细胞以及抗原呈递细胞。γ干扰素对这些细胞都具有促进的作用,在免疫应答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干扰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流感样发热症状,皮肤红疹等全身不良反应。禁用于孕妇、过敏者等。



来源:六院药师 作者曾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