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华静
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我国以细菌性肝脓肿为多,近十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男性、高龄(大于50 岁),以及患有糖尿病、肝胆肿瘤、胆管结石等基础疾病者。
主要致病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
引起肝脓肿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寄生虫(尤其是阿米巴虫)和真菌。既往较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近年来,肺炎克雷白杆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等。
感染途径:经胆道感染最常见
微生物感染途径多为经胆道或门静脉、肝动脉感染, 以及腹腔内和胸腔内感染的直接蔓延等。在我国,经胆道感染最常见,患者往往伴有胆管结石、胆道肿瘤等胆道相关疾病。
此外,伴有糖尿病、腹腔内感染(如阑尾炎、结肠憩室炎、克罗恩病等)、腹腔手术史(如肝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介入治疗史(如肝射频消融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的患者也可能发生肝脓肿。
主要症状:发热、肝区疼痛、乏力等
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肝区疼痛、乏力等,有时伴有纳差、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些患者仅有持续发热而无其他表现,易被误诊为感冒等。
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
肝脓肿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生化检查(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 反应蛋白升高), 以及腹部B超和CT 检查发现肝内脓肿占位病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经皮肝脓肿穿刺)、手术治疗和基础疾病控制。
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
肝脓肿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治疗及时、彻底是关键,年龄大、全身情况差、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的患者预后较差。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术后应卧床休息,伤口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增强抵抗力;
避免劳累、受凉,预防感染;
定期随访,注意体温变化,如有发热、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积极治疗胆石症、胆道肿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预防肝脓肿复发。
转自:爱肝联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