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左主干病变介入中,腔内影像VS冠脉造影,孰优孰劣?

2024-02-2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聂文畅、郭萌



健心荐语

冠脉造影(CAG)中左主干冠脉(LMCA)病变的发生率为5%~7%,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病变类型。


RENOVATE-COMPLEX-PCI研究已经证实,腔内影像相较于CAG在全部复杂病变中的临床优势,但对于LMCA病变干预的结局影响尚不明确。



01
文章介绍


本研究对RENOVATE-COMPLEX-PCI队列进行了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来观察腔内影像学指导是否在LMCA病变干预时仍保有临床优势。本文于2024年2月发表于《循环·心血管介入》(Circ Cardiovas Interv)杂志。


02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多个中心符合纳排标准的复杂病变患者进行2:1随机分配至腔内影像指导组脉造影指导组。根据预先定义的支架膨胀率、支架贴壁不良、边缘夹层等,两组分别进行预设策略指导下的优化策略。随访时间为术后1,6,12个月,1年后每年随访。


主要终点为靶血管失败,定义为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定义为主要终点的每个组分,无操作相关心肌梗死的靶血管失败,以及心原性死亡或靶血管心肌梗死、明确支架内血栓在内的复合终点,总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造影剂肾病等。


本研究对队列中LMCA病变干预患者进行预设的亚组分析,研究路线图如图1。为提供截至目前的最新证据,本研究在亚组分析后,还对LMCA干预的策略选择进行了meta分析


1.png

图1 研究路线图


03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对192例LMCA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其中138例为腔内影像指导,54例为CAG指导。腔内影像组中92.8%(128例)使用血管内超声,其他则选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两组的基线信息无显著差异,如图2。


2.png


图2 基线信息


两组间的冠脉造影特征与病变复杂程度也大致相当(如图3)。实际干预操作中,两组间的干预术式选择均无差异,腔内影像组选择的非顺应性球囊直径更大(4.0±0.7对 3.8±0.6,P=0.046),操作时间更长[77.0(51.0~100.0)对60.0(46.5~75.0),P=0.003],但总体造影剂用量无显著差异(如图4)。


3.png

图3 冠脉造影特点


4.png

图4 操作特征


中位随访时间2.1年,腔内影像组9例(6.8%)发生主要终点,CAG组为11例(25.1%)[风险比(HR)=0.31, 95%置信区间(CI)=0.13~0.76,P=0.01],主要终点的改善主要受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风险减低驱动(如图5)。其他次要终点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相当。


5.png

图5  终点随访情况


Meta分析共纳入包含本研究在内的18个观察性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0904例患者为腔内影像指导,10797为CAG指导。汇总分析表明,腔内影像指导可显著减低全因死亡(HR=0.53, 95%CI=0.49~0.59, P<0.001)和心原性死亡风险(HR=0.37, 95%CI=0.26~0.53, P<0.001)(如图6)。


6.png

图6 荟萃分析结果



04
结 论‍


在LMCA病变患者中,腔内影像指导PCI在降低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风险方面优于CAG。


05
点 评


该研究是截至目前LMCA的最新、最全面的证据,证实腔内影像指导干预的临床获益。但针对结论的可信度,仍需考虑研究本身为预设亚组分析的性质,证据有效性不完全充分,并且所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中也仅有3个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质量欠佳,未来应设计更为严谨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该结论的有效性



来源:见心论道



微信头图用.png

点击上图,查看所有专题文章




好文推荐


【盘点】常见药物使用云问答汇总→(临床医生必读版)


【盘点】心脏疾病云问答汇总→(推荐收藏)



【盘点】高血压云问答汇总!心内科医生都在看→



遇到ST段抬高型心梗要溶栓,你至少应该知道这3种药物!


都是美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有哪些不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