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四位教授围绕肺癌全病程管理展开深度对话,从呼吸科、胸外科、肿瘤内科多维度阐释诊疗策略,强调多学科协作(MDT)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呼吸科主任林志来教授指出,呼吸科作为肺癌首诊科室,在MDT诊疗中承担关键角色。其团队通过处理肺部感染、慢阻肺等合并症,为患者争取治疗窗口期。数据显示,超30%肺癌患者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其中肺部合并症直接影响预后,伴有慢阻肺等疾病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呼吸科以全病程管理模式,整合最佳证据与个体数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
胸外科韩振中教授强调,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生存期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大幅提升早期肺癌检出率。对于Ⅰ期患者,外科手术根治率超90%,5年生存率达70%-90%。韩教授呼吁加强高危人群筛查,推动“早诊早治”理念落地,从源头改善患者预后。
肿瘤内科朱金秀教授与林恒教授联合阐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进展。朱教授指出,约60%的NSCLC患者存在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靶向药物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中位生存期从化疗的10个月延长至3年以上,部分患者实现“慢病化”管理。林恒教授补充,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协同,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强调高危人群筛查对降低晚期病例比例的重要性。
四位专家一致认为,肺癌诊疗需打破科室壁垒,构建呼吸科、胸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体系。从早期筛查到晚期维持治疗,从合并症管理到基因检测指导用药,MDT模式可最大化患者生存获益。正如林志来教授总结:“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时代,唯有团队协作才能实现全病程最优管理。”
结语
本次访谈系统梳理了肺癌诊疗的最新理念与技术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福州肺科医院将持续推进多学科协作,助力肺癌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