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进入征集活动 ↑ ↑
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药物治疗实践。
糖尿病肾病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新发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其发病、发展相对隐匿,初期常被忽略。而早知道、早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尿液中出现泡沫提示可能是蛋白尿,是肾脏受损时白蛋白漏出到尿中引起的。正常人排出的尿液清澈,几乎没有泡沫;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的泡沫尿,其泡沫细小而多,绵密如啤酒沫,且久经不消散。
但是,并非所有泡沫尿都由糖尿病肾病引起!
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但与糖尿病肾病没关系。
排尿过急:在尿液的强力冲击下,空气和尿液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泡沫,但这种泡沫尿完后很快就消散了。
尿糖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有大量糖分时,可以使尿液张力增高而出现泡沫,这种泡沫也会很快消失。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时,炎性分泌物增多可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引起泡沫尿。另外,如果感染的是某些产气菌,尿液也会出现气泡。不同的是,尿路感染情况下,大多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可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或者尿量增多,如连续多晚起床排尿次数≥2次;持续出现夜尿量占全天尿量的一半以上或>750 ml。这可能是肾功能受损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引起的。
日常生活中,夜尿增多,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大家不用过于紧张。
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包括水、浓茶、咖啡等饮料,摄入水分增多了,产生的尿液自然也多。
精神因素:白天遇到高兴或难过的事情,情绪波动,晚上依旧精神紧张,辗转难眠,夜尿频率也容易增加。
肾功能受损使大量蛋白尿排出后,血浆中的白蛋白浓度会下降,渗透压变化导致血液中的水分会渗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引起水肿。
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体内的水分排不出去也会聚集在组织间隙。一般表现为双下肢或眼睑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
普通人久坐或久站、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导致水肿,但一般短时间就会恢复,水肿部位还有弹性,按下去马上会反弹。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水肿,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水肿部位按下去会有明显的坑,反弹比较慢。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属于微血管病变,两者常相伴而生。所以,出现视物模糊时,也要警惕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压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肾脏排钠减少,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及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受损的肾脏会分泌“肾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
贫血常表现为甲床、口唇及眼结膜苍白、面色萎黄,往往也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后果。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刺激骨髓造血。肾脏受损后,促红素分泌减少,造血量就会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