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聚积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液体聚积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性水肿。发生于体腔内时称积液,如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滤出与组织间液回收保持平衡,一旦毛细血管滤出高于组织间液回收,就会出现水肿。
水肿的分类
水肿按部位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是指全身性组织间液增加。水肿一般最先出现在疏松组织或身体低垂部位,全身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位发生水肿。
全身性水肿的常见原因:
心源性水肿
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体征,但出现较迟。患者常有心脏病史和体征,除水肿外还有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增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
肾性水肿
肾脏疾病患者若出现可见性水肿,肾性水肿的诊断即可成立。若为隐性或轻微水肿,则水肿可通过测量体重来确定,体重短时间内增加3kg以上,可以肯定有水潴留。
肾性水肿的特点:①早期仅于晨起时眼睑水肿或颜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即水肿呈下行性。②多伴有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尿异常及肾功能减退。③可追溯到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史。
肝性水肿
肝硬化的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临床上还可见其他门静脉高压征象,如腹壁静脉怒张、脾大和痔疮等。常伴肝功能检查明显异常。腹水引起腹压升高,妨碍下肢静脉回流,可加重下肢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常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障碍性疾病引起,其主要原因为血浆蛋白降低、贫血、维生素B缺乏。有慢性疾病者,若有明显贫血,但无血浆蛋白降低,应考虑维生素B缺乏的可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水肿不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仅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及颜面部轻度水肿。临床上的特征是中等程度的高血压和低血钾,表现为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等。在普食条件下,血钾低于正常,但每天尿钾仍在25mmol/L以上,提示尿路失钾,为本病特征之一。
特发性水肿
水肿可间歇发生,多为轻度,持续多年。多见于原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常在精神创伤、环境改变后起病。面部和下肢均可出现,但以下肢较常见,尤其是长时间保持直立体位时,下肢水肿明显加重。体型肥胖者较多见。本病除有不适感外,对身体无特殊影响。
局部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是指局部组织间液增加,由于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
局部性水肿的常见原因:
感染中毒性水肿
大多属炎症性,如血栓性静脉炎、丹毒、疗、痈、蜂窝织炎以及蛇或虫咬伤、蜂蜇伤、中毒等。诊断主要依据感染症状,局部检查有红、肿、热、痛。
淋巴回流受阻
可引起淋巴管引流区域局限性水肿。常见于慢性淋巴管和淋巴结炎症、淋巴管周围受压及丝虫病等。局部检查除水肿外,可见皮肤如橘皮样,毛孔显著。慢性或反复发作可使局部皮肤增厚(象皮肿)及色素沉着。
下肢静脉曲张
如果下肢中等大静脉的静脉瓣有缺陷,则小静脉血压会升高,减少下肢细胞外液的回收,引起下肢水肿。
其他
①物理性,如灼伤、冻伤等。大面积灼伤的水肿,可为全身性。
②超敏反应性,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或接触性皮炎等。
③神经营养障碍,如肢体瘫痪时。
④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
⑤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由于纵隔肿瘤、胸腔内动脉瘤或淋巴结肿大等引起上腔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头、面、颈部及双上肢水肿。
摘编自《儿科诊疗思维提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