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8月29日至9月1日,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由北京安贞医院杜昕、董建增、马长生、张宏家教授以及心联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Craig S Anderson教授领衔,联合国内12个省份,88家医疗中心完成的PANDA-Ⅱ研究成功入选ESC年会重磅研究(Late-breaking Science, LBS)。当地时间30日下午,杜昕教授代表全体研究人员在会场发布了研究的主要结果。同时,本研究也在《柳叶刀》同期发表,这也是我国心衰领域原创性研究首次在该期刊发表。
研究背景
流感疫苗被广泛推荐用于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和严重疾病。然而,支持该做法的随机对照证据有限,且全球许多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低。本研究旨在评估流感疫苗是否能改善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预后。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在中国多个地区开展的实用性、多中心、平行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在三个流感季入选患者。
参与医院位于12个省份的县级地区,干预组医院在流感季申请在心内科病房成立流感疫苗临时接种点,在心衰患者出院前免费为其接种流感疫苗。对照组医院未提供此服务,但告知患者可在社区医疗中心自费接种。
每年冬季开始前,医院按省份分层随机分配(1:1)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在研究入组阶段,所有在医院住院的18岁及以上、患有中重度心力衰竭(NYHA Ⅲ或Ⅳ级)住院患者都鼓励参与研究。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按标准方案在患者出院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主要终点为12个月内全因死亡或再入院的复合事件(排除出院后30天内以及北方地区夏季发生的事件)。
采用多层次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干预效果。试验已注册(ChiCTR2100053264)。
研究结果
研究共评估了252家医院,196家医院同意参与并随机分配,32家医院在未纳入患者前退出。最终共164家医院(77家分配至干预组,87家分配至对照组),纳入7771名患者(3570人来自干预组,4201人来自对照组)。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378人(41.2%)和1843人(47.0%)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校正混杂因素后比值比为0.83(P=0.019)。这意味着,在干预医院,每27名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就能避免一例在未来12个月死亡或住院。
次要终点,包括12个月内死亡的比值比为0.76(P<0.001)等,都提示流感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死亡和住院风险。疫苗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82,P=0.013)。无疫苗相关死亡报告。
研究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前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患者12个月内的死亡率和再入院风险。将流感疫苗纳入住院治疗流程,对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整理自心在线、柳叶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