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杨豆 杜涛
来自Toronto Western Hospita的Sarasa Tohyama近期在《Pai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影像学研究,他通过特殊核磁成像发现了一种新的三叉神经痛亚型SPL-TN(solitary pontine lesion,孤立脑桥病灶相关三叉神经痛),并对此进行了定义,发现该种亚型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背景
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由神经-血管压迫引起,但对于无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或手术无效的患者,他们的疼痛原因并不清楚。该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确定了一组独特的TN患者,表现:存在单一脑干病灶,并且不符合多发性硬化症(MS)的诊断标准。学者利用临床和神经影像学方法来定义这种新的临床综合征—— 孤立性脑桥病灶相关三叉神经痛(SPL-TN)。
方法与结果
研究者筛选了4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确定了24例SPL-TN,其中18例接受了完整的临床随访,在这18例SPL-TN患者中,17例患者对手术治疗无效。
研究流程图
B和C 为SPL-TN患者的MRI图像,表现为单一的脑干病灶;D和E为MS-TN患者的图像,表现为多发的脑干病灶
研究对17例SPL患者的脑干病灶进行了描绘,发现脑干病灶全部位于三叉神经纤维走形区,病灶最高的重叠区位于三叉神经感觉核复合体。
为了进一步了解SPL-TN病灶的特征,研究者对这17例患者进行DTI分析,结果显示SPL-TN的病灶存在异常的白质微结构,并且这些微结构的特征与MS-TN的微结构特征显著不同,因此突出了SPL-TN与正常人和MS-TN患者之间的差异。
SPL-TN病灶的微结构参数与健侧和健康志愿者显著不同
SPL-TN与MS-TN病灶的微结构参数显著不同
讨论与结论
SPL-TN是一种新亚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综合征,具有与典型三叉神经痛相同的临床表现,但这种类型与MS-TN又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在普通MRI上没有明确的差异, DTI的成像能够客观区分出SPL-TN和MS-TN的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纤维的微结构。两种TN亚型的区别在于:较低的FA和较高的MD、RD和AD。
过去研究发现:典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缓解率在70%~80%之间,而在MS-TN患者中,这一缓解率也能够达到50%~80%。本研究发现:新定义的SPL-TN的患者,绝大多数经历过3次及3次以上的手术治疗(包括微血管减压、射频、γ刀)后仍无效,是手术治疗效果最差的一种类型,因此通过特殊影像学方法能够在术前就识别出这些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并给出新的治疗方法(例如神经调控)。
来源: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查看更多